88教案網(wǎng)
千米認識教學反思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模板精選。
教師的一項重要職責是塑造學生的靈魂。身為教師,精心準備一份教案是非常重要的。教案在教師講課中起參考提示作用,如何寫出有實用價值的教案呢?下面是88教案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模板”,歡迎大家閱讀收藏,分享給身邊的人!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模板 篇1
本課學習是在認識公頃的基礎上學習的又一個土地面積單位。這節(jié)課上讓學生感知的比較多,從看例題的圖片,到自己說說對平方千米的認識,到揭示新知。課上我并沒有急于求成的去完成各種鞏固練習,而是花了很多時間讓學生去體驗,去想象,再把他們的體驗和想象轉(zhuǎn)化成語言,描述出來,帶動更多的學生。因此課上不乏精彩的回答,如在敘述邊長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時,就有學生發(fā)表在自己的意見,“1000米大約就是7000個同學手拉手的距離!”“我們學校的操場是300多米,相當于把操場的3圈拉直的長度?!碑斦劦健?平方千米=100公頃”時,又有學生發(fā)出驚嘆,“如果我們學校的占地面積大約是2.5公頃,那么1平方千米大約有40個學校的大小了!”這樣的描述,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銜接,也還原了學生真實的學習狀況。但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還不夠多,只回拿學校、操場比較。
練習中,學生對是選擇公頃還是平方千米拿不定主意。同時對于換算中,因為進率比較大,所以學生在具體的計算中問題也比較多。所以需要通過多媒體等讓學生感知,多操練來強化練習。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模板 篇2
千米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很抽象的,我想在“千米的認識”課上,如果單單以書為教材,灌疏給學生,強壓學生牢記“1千米=1000米”,也許學生接受了,但是他們并沒有具體感知。正如有的老師講到的我們要避免總是化書為牢,化地為牢。這節(jié)課上,我并沒有讓學生機械地練習單位的換算,而是帶領學生到100米的跑道上,讓學生走一走,記錄時間,記錄步數(shù),引導學生理解走10個100米就是1千米,在推算中對1千米有了認識,使抽象的概念變?yōu)榫唧w。讓學生從中體驗到數(shù)學的內(nèi)在,增進了對數(shù)學的理解和運用數(shù)學的信心。這節(jié)課學生也覺得比以往有趣多了。
課后,讓學生去搜集資料,生活中我們在哪里還看到過千米這個單位。再讓學生測一測,從學校出發(fā),走到自己家里大約有幾米。鞏固知識,把數(shù)學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生活。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加深了對千米的認識,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個性。從而讓學生明白數(shù)學知識是從生活中來而又要應用于實際生活。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數(shù)學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課本知識,而是充滿魅力與靈性,與現(xiàn)實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活動。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模板 篇3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在學生的生活中經(jīng)常會聽到、看到有關(guān)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構(gòu)效果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離學生“可視性”的體悟和感受經(jīng)驗比較遠,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學習的難點。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學、逛超市、乘車旅游、參加運動會等生活經(jīng)驗,這就使得本節(jié)課很容易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結(jié)合起來。教材通過情境圖,將學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圖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題??紤]到學生對學校附近比較熟悉,所以我讓學生先猜一猜:哪個地方到學校大約是1千米?通過學生的猜測、比較,得到:“從學校到某某屯大約是1千米?!比缓笞寣W生閉眼想一想1千米有多長。通過猜一猜、說一說等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感悟到1千米有多長。然后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大約相隔1千米?對于1千米和1米之間的進率,估計學生能說出來,就直接讓學生說一說。然后通過討論、匯報,使學生了解:測量路程,除了用尺子測量,還可以步測、看摩托車上的里程數(shù)等等。球場外一圈有約有100米,幾圈才是1千米?體育館的環(huán)形跑道長400米,跑幾圈是1千米?你是怎么想的?通過實例,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千米和米之間的關(guān)系。然后是千米和米的相互轉(zhuǎn)化,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再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使學生明白:計量路程等的長度需要用到更大的長度單位,從而比較自然地引入“千米”。
回顧整節(jié)課的教學,學生的參與是比較積極的,參與面也是比較廣泛的?;就瓿闪私虒W任務。學生也覺得比以往有趣多了。但是,由于學生多,擔心學生安全,沒有組織學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動,感受1千米的距離。加上學校地勢不開闊,只是組織學生到地形較為平坦的籃球場量出100米的距離(大約一圈多),讓學生仔細觀察一下。并讓學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實際走一走,算出所需的時間大約是一分多鐘。然后告訴學生10個這樣的長度就是1千米,一般步行12-15分左右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并讓學生想象一下10個100米有多遠,學生對于千米的理解還是不夠深刻。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模板 篇4
《千米的認識》是在學習了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基礎上學習的。千米雖然在生活中學生們都見過,容易接受。但是,千米不能用教具表示長度,所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是本課的難點。本課我?guī)ьI全班同學經(jīng)歷實際測量操場一圈的過程,讓他們感知、了解操場十圈、2300步、走20分鐘是1千米。圍繞教材訓練重點,引導學生在經(jīng)歷中感知。同時,注重了單位換算,算理的理解,使學生在反復說算理的過程中進行鞏固。鍛煉學生回答問題的邏輯能力。
在課堂上,我首先讓同學們回顧了以前所學的長度單位,進率關(guān)系,并讓學生比劃出這些單位所表示的實際長度。然后提出新問題,引入測量比較長的距離時,通常用千米作單位。接著,讓學生感知千米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也感受到數(shù)學的趣味和作用,增強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然后,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在這里我讓學生通過想象和實踐兩種方法,建立1千米的觀念。分別是估計:“從學校到什么地方大約是1千米?”和實際測量操場一圈。從想象到實踐,使學生逐步解決了這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最后,讓學生通過繞操場走5圈是1千米這個例子,自己發(fā)現(xiàn)米與千米之間的關(guān)系。真正將“變教為學”這個教學理念落實到日常的課堂教學中。緊接著,通過練習,鞏固換算算理。
教學總結(jié):
1、學生方面,參與面不是很廣泛,個別生注意力不集中。老師應多關(guān)注,并幫助養(yǎng)成好習慣!
2、教師教學方面
(1)研讀教材、教參不細致,例如:10*100=1000米,不能與1000米=1千米連寫。
(2)課堂中生成的問題,如果不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可留做思考題。老師應靈活應變課堂上的各種問題,明確教學目標。
(3)在總結(jié)概念性的知識時,讓學生了解一下書中是怎么說的,加深印象。并畫下來,提醒學生注意,作為以后做題的參考。
(4)不要重復學生的話,不僅浪費時間,還會養(yǎng)成學生不注意聽講的習慣。
希望自己在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中快速成長!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模板 篇5
www.lvshijia.net
《千米的認識》這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千米這一度量單位,建立千米的概念,難點是將千米這一概念與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形成正確的認知觀。 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要求數(shù)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使他們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也感受到數(shù)學的趣味和作用,增強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課前我布置學生走一走:哪里到哪里大約是100米,走100米要多少時間,大約幾步,和爸爸或媽媽一起測一測家到學校的路程有多長。課堂上,我先讓學生復習以前所學的長度單位,說說它們之間的進率,并讓學生比劃出這些單位所表示的實際長度。然后從測量鉛筆的長度到測量教室的長度再到測量從杭州到上海的路程等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明白:計量路程等的長度需要用到更大的長度單位,從而比較自然地引入千米。 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1千米這一觀念的建立難度較大,因為平時學生不太關(guān)注兩個地方之間的路程是多少。當然,學生也并非是一張白紙,他們在馬路邊、公路交叉口、高速公路等地見過千米(也叫公里),對千米已有所認識。所以,我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以前看到過千米這個單位嗎?在哪里看到過?你知道還有哪些地方要用到千米?然后讓學生估計:從學校到什么地方大約是1千米?讓他們聯(lián)系生活實際,發(fā)揮想象,用他們自己的眼光去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觀念。 為了使學生能建立正確的長度觀念,在課前我選了幾個學生比較熟悉的地方進行測量,利用摩托車的里程數(shù)記錄下了每個地方到學校的路程,做到心中有數(shù)。然后先讓學生估計從學校出發(fā)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考慮到學生對三毛樂園、秦山大廈、一號橋、百貨大樓、新華書店等地方比較熟悉,所以我向?qū)W生出示這幾個地方的圖片,讓學生先猜一猜:哪個地方到學校大約是1千米?有一個小朋友說:秦山大廈差不多吧。我及時引導:從學校到秦山大廈大約是700米。通過學生的猜測、比較,得到:從學校到三毛樂園大約是1千米。
然后讓學生閉眼想一想1千米有多長。學生還能通過從學校到三毛樂園大約是1千米聯(lián)想到從學校到南門廣場也是1千米等等,真是很了不起。 因為課前布置同學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測量出學校到家的路程,所以課堂上請幾位同學說說家在哪里,再讓其他小朋友猜猜他家離學校有多遠。先猜一猜比1千米多還是少或差不多,再進一步猜出大約是多少米。再請已經(jīng)測量好的這位小朋友當小老師進行評判,比一比誰猜得最準。小朋友對這樣的活動很感興趣。但是全班同學一起猜,被請到的同學人數(shù)有限,學生的參與面不夠,無法滿足大家,所以我再讓小朋友分小小組活動,讓每個小朋友有猜和被猜的機會。通過猜一猜、說一說、評一評、比一比等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感悟到1千米有多長。然后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大約相隔1千米?對于1千米和1米之間的進率,估計學生能說出來,就直接讓學生說一說。然后通過討論、匯報,使學生了解:測量路程,除了用尺子測量,還可以步測、看摩托車上的里程數(shù)等等。再出示三個實例:小明走100米需要210步,那他需要走多少步大約是1千米?我們學校的跑道一圈有多長?(200米)幾圈才是1千米?體育館的環(huán)形跑道長400米,跑幾圈是1千米?你是怎么想的?通過這三個實例,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千米和米之間的關(guān)系。然后是千米和米的簡單化聚,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再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最后是課堂小結(jié)。 這堂課的關(guān)鍵是讓學生參與對1千米或幾千米的體驗和感悟,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并將生活經(jīng)驗轉(zhuǎn)化為認知結(jié)構(gòu)。課前布置學生走一走、量一量是非常重要的活動。如果沒有這些活動,而只靠學生想象1千米有多長是無法建立1千米的觀念的。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模板 篇6
在教學人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的第三單元“測量”中“千米的認識”這一課時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過一些長度單位,如:米(m)、厘米(cm)、毫米(mm)和分米(dm)。學生已經(jīng)基本了解長度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含義。所以在此認識基礎上,讓學生學習認識“計量比較長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單位?!边€是比較容易理解千米的含義。教材先設疑:“1千米有多長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通過學生熟悉的運動場中的跑道來進行引導:運動場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1000米用較大的單位表示是1千米。從而自然而然得出千米和米的關(guān)系式:1千米=1000米。教材通過活動安排引導學生對“1千米”進行由概念的認識到具體感知:到操場上量出100米的距離,走一走,看看有多遠。幾個這樣的長度是1千米?最后“做一做”布置了一項校外活動“和老師一起到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體驗1千米有多長?!眮砑由顝娀瘜W生認知。
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在學生的頭腦中要建立起“1千米”這一沒體驗過的觀念,難度還是比較大。所以,在教學時我十分注重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先復習,做到溫故知新。強調(diào)新舊知識的銜接,從復習長度單位“1米”的的感性認知和距離測量,到認識“10米”、“20米”……“100米”、“200米”……最后引出“1000米”。促成新舊知識的轉(zhuǎn)化,自然過度“1000米”還可以表示成“1千米”,完成“千米的認識”這一學習目標任務,使學生較快地建立起“1千米”的觀念,這一系列的教學引導活動,使課堂教學過度自然,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扒住边@個抽象的長度單位,對于這些八歲的孩子們來說還是很難想象和接受的,如果只憑我的.引導,全靠小學生自己去憑空想象,是不容易達到這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這需要很多學生身邊長距離的實際例子進行想象,所以我讓學生通過說說“我家離學校有多遠?”的活動,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充分發(fā)表他們的認識,發(fā)揮他們的想象,聯(lián)系生活實際,用他們的眼光去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距離概念。
教學“千米的認識”時,我充分考慮千米是個較大的長度單位,學生在生活中還是比較少經(jīng)歷,建立“1千米”的長度感性認識比較困難。因此,我根據(jù)教材的編排和請示學校領導,在保證學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請體育教師合作帶領學生用一節(jié)體育課“遠足”到一處安全的公路路段進行“1千米”測量和行走。這樣學生從實踐中感知“1千米”有多長,就比較容易建立“千米”的觀念。由于學生對戶外數(shù)學活動的自由感到新奇,個別學生注意力分散到路邊景致,對于長度測量和體驗的關(guān)注減少了,沒有完成測量過程中的長度計數(shù)和計算任務,使得學習活動沒有達到預設的教學效果。今后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安排好學生任務分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爭取每位學生有參與活動的合適任務和內(nèi)容,讓學生體驗在生活中學習數(shù)學,在生活是應用數(shù)學的樂趣。
針對這節(jié)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還可以發(fā)揮網(wǎng)絡的強大信息功能,用衛(wèi)星地圖的標尺測量工具,讓孩子們認識城際間的距離和家鄉(xiāng)地理環(huán)境的長度問題,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對于長距離的認識獲得更多信息。
以上就是《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模板精選》的全部內(nèi)容,想了解更多內(nèi)容,請點擊千米認識教學反思查看或關(guān)注本網(wǎng)站內(nèi)容更新,感謝您的關(guān)注!
千米認識教學反思相關(guān)推薦
更多>-
千米的認識 使用教材:人教版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五冊70一71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 2.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的...
-
[教案參考]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其四 教案課件是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寫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每天都在從事的事情。準備好了教案課件的前期工作,這樣學生才能很好地理解教學中的知識點。從哪些角度去準備自己的教案課件呢?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其四》,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3月16日是小學數(shù)學中心研究組...
- 千米有多長教學設計02-08
- 四、千米毫米02-18
- 公頃和平方千米12-24
- 人教三上數(shù)學第三單元《千米的認識》教案(五)07-09
- 蘇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認識平方千米10-12
- 人教三上數(shù)學第三單元《千米的認識》教案(三)07-09
- 人教三上數(shù)學第三單元《千米的認識》教案(二)07-09
- 人教三上數(shù)學第三單元《千米的認識》教案(四)07-09
動物兒歌教學反思精選12-22
- 升米恩,斗米仇的典故01-09
- 交通安全教育教學反思1000字精選12-21
- 「教案參考」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12-22
- 認識厘米和米教學反思1500字12-05
-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1500字合集12-21
-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jié)教案及反思精選12-22
- 平分生命教學反思范文1000字精選8篇12-21
- 《比的化簡》教學反思8篇12-21
- 咚咚咚教案反思1500字精選4篇12-22
- 高一歷史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1篇12-22
-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模板精選12-22
-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簡短模板6篇12-10
- [教案參考]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其四11-29
- 千米有多長教學設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