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大班繞口令教案
大班繞口令捉兔教案合集。
教師是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體,作為一名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老師,不可避免的要準備好教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會考慮到教學時可能出現(xiàn)的所有情況。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需要我們從哪些方面著手呢?88教案網(wǎng)特別編輯了“大班繞口令捉兔教案”,供你參考和使用,請收藏和分享。
大班繞口令捉兔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練習繞口令,練習發(fā)準易混淆的字音"關(guān)(guan)","夸(kua)","瓜(gua)",感知繞口令的韻味。
2.通過看圖文以及輪流接念的方式學習繞口令。
3.樂意參與游戲活動。
活動準備:
1.圖片:冬瓜、西瓜若干。
2.文字標記:西關(guān)隊、東關(guān)隊、夸各若干。
活動重點:
學習繞口令,感知繞口令的韻味。
活動難點:
發(fā)準易混淆的字音。
指導要點:
鼓勵幼兒仔細觀察圖文、注意傾聽、積極參與游戲,在看圖文、玩游戲的活動中學會準確念讀繞口令。
活動過程:
1.游戲?qū)虢淮?guī)則。
老師把"關(guān)"字說給一排的第一個人聽,一直往下傳,傳到最后一個人時大聲念出,若念對那全體幼兒就跟著練習發(fā)"關(guān)"字的音。(同樣方法練習發(fā)"夸、瓜"字的音。)
2.學習繞口令。
(2)教師和幼兒扮演角色,輪流接說繞口令,使幼兒進一步了解游戲規(guī)則。
教師:西關(guān)隊種冬瓜。
幼兒:東關(guān)隊種西瓜。
教師:西關(guān)隊夸東關(guān)隊的西瓜大。
幼兒:東關(guān)隊夸西關(guān)隊的冬瓜大。
(3)分組一對一開展游戲。
分別請兩隊的幼兒,一對對地輪流接說繞口令。
教師和其他幼兒評判,教師分別在黑板上添畫冬瓜和西瓜。
教師帶領(lǐng)幼兒數(shù)一數(shù)"東關(guān)隊"的西瓜和"西關(guān)隊"的冬瓜數(shù)量,評出勝利者,并給予掌聲獎勵。
交換生產(chǎn)隊,游戲重新進行。
4.小結(jié)。
你發(fā)現(xiàn)這個繞口令中有哪些容易混淆的字?(關(guān)、夸、瓜)教師小結(jié):原來,繞口令是由許多讀音相近,容易混淆的字詞組成的句子,念起來較拗口,念快時容易念錯,只要我們平時多多練習就會讀得又快又準又好。
評價要素:
1.是否積極主動參與游戲。
2.是否念準、念清楚易混淆的字。
活動建議:
1.日常生活動經(jīng)常與孩子玩繞口令游戲。
2.家長與孩子在家中玩類似游戲。
附:繞口令《瓜兒大》
西關(guān)隊種冬瓜,東關(guān)隊種西瓜。
西關(guān)隊夸東關(guān)隊的西瓜大,東關(guān)隊夸西關(guān)隊的冬瓜大。
冬瓜大,西瓜大,西瓜大,冬瓜大,今年的瓜兒個個大。
大班繞口令捉兔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繞口令內(nèi)容,能正確讀準駱駝、蘿卜、菠蘿、陀螺、哆嗦等發(fā)音。
2、熟悉繞口令內(nèi)容,能快速讀繞口令,語言流暢,音調(diào)準確。
3、初步掌握繞口令的講述方法,激發(fā)學習繞口令的興趣,體驗朗讀繞口令的樂趣。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重點:
學會繞口令,語言流暢,激發(fā)學習繞口令的興趣。
活動難點:
能快速朗讀繞口令,字詞發(fā)音準確。
教學方法:
針對兒童的認知特點,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與重難點,我們考慮設計主要以圖畫演示、朗讀表演、角色競賽的形式,通過聽說結(jié)合,動靜交替,循序漸進,層層提升的原則達到預設的目標。老師在此時,注重對個別幼兒的發(fā)音指導,鼓勵孩子根據(jù)自己的認識和情感體驗借助動作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表演活動。
區(qū)域活動及親子活動:
表演區(qū):提供頭飾、圖片、鈴鼓,鼓勵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認識和情感體驗,借助動作,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朗誦表演活動。
建構(gòu)區(qū):提供紙盒搭建駱駝及沙漠場景。
美勞區(qū):提供紙、筆,可以畫、撕貼,制作小書等。
語言區(qū):提供相同或相近發(fā)音的圖片進行仿編繞口令。(如:毛筆、貓咪、大米、鴨梨等)
親子活動:幼兒教家長并和家長比賽,看誰說的快,說的準。體會繞口令的樂趣,增加親情。
大班繞口令捉兔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能發(fā)準字音狗和猴,能口齒清楚準確流暢地朗誦繞口令。
2.了解繞口令的句式特點,感知繞口令的韻律和節(jié)奏。
3.感知繞口令內(nèi)容的趣味性,體驗同伴合作朗誦繞口令的有趣。
4.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在理解故事的基礎(chǔ)上,嘗試續(xù)編故事。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能正確朗讀繞口令,音調(diào)準確,語言流暢。
2、難點:能快速朗讀繞口令,字詞發(fā)音準確。
活動準備:
圖片背景、狗猴頭飾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理解內(nèi)容:狗和猴河里的小橋上,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這天從橋東走來了一只狗,從橋西走來了一只猴。他們走著走著,剛走到橋心,"哎喲"狗和猴頭碰頭,撞到了一起。這可嚇壞了他們,他們匆匆忙忙往回跑。狗跑了幾步回頭望了望,猴跑幾步也回頭望了望。不知道到底是狗害怕猴呢還是猴怕狗呢?
師:老師把這個故事改成了一首兒歌,我們來聽一聽(師快速朗誦繞口令)師:和平時聽到的兒歌有什么不一樣?(速度更快)
二、理解繞口令,梳理句子
1.師:我們剛才聽到的這首兒歌叫做繞口令,讓我們再仔細的聽一次,狗和猴發(fā)生了什么事!
2.教師再次朗誦。(慢速)問:你聽到了什么?追問,能用兒歌中的話來說嗎?(幼兒回答,老師借用圖譜理解繞口令內(nèi)容)
3.師朗誦。完整呈現(xiàn)圖譜。
三、嘗試朗誦繞口令
1.看圖譜,朗誦繞口令(師大聲)師:我們看著圖譜把繞口令念一念。
2.對字音進行引導,再次朗讀。(師小聲)
師:剛才孩子們都能完整的朗誦出來,真棒。請看這一句……一定要念準了,我小聲你們大聲。再念一次。
3.(解決剛才遇到了困難)拍手慢速朗讀一次師:請小朋友們小手拿出來,邊拍手邊念繞口令。1234準備開始(老師起節(jié)奏)……
4.拍手快速朗讀一次(沒發(fā)準的字音可再次糾正)師:表現(xiàn)不錯。如果再快一點你們行嗎,我們來挑戰(zhàn)一下。小手,1234準備開始……
5.再次快速拍手朗誦師:我們可以再快一點嗎?1234準備開始……
四、手指游戲師:我們把它改成手指游戲,一起來動一動我們的手指。先看我做。
五、接龍游戲
1.請你們和我一起接龍游戲游戲:我念前半句"橋東走來"你們念后半句"一只狗"。我們來試一次,準備開始。
2.加大難度:我念一句:橋東走來一只狗;你們念一句:橋西走來一只猴。小手,準備開始。
六、表演
1.合作練習師:請兩個小朋友一起做手指游戲練習兒歌。練習的時候可以玩手指游戲和接龍游戲。
2.分組表演師:請你們表演,其它幾組認真聽,他們念得怎么樣?
3.評價師:(選個別幼兒)說一說,他們朗讀得怎么樣?(一組比一組要求可以更高)
活動延伸:
請孩子們回家后把這首繞口令朗誦給自己的家長欣賞。
大班繞口令捉兔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在多形式朗讀中,感知并發(fā)現(xiàn)繞口令每行末尾押韻“U”的特征,并發(fā)準“兔”、“布”、“醋”等字的讀音。
2.能借助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繞口令的節(jié)奏和韻律。
3.在闖關(guān)游戲中,能有節(jié)奏地又快又清楚地朗讀繞口令。
重點難點
重點:在多形式朗讀中,感知并發(fā)現(xiàn)繞口令每行末尾押韻“U”的`特征,并發(fā)準“兔”、“布”、“醋”等字的讀音。
難點:能借助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繞口令的節(jié)奏和韻律。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齊讀的經(jīng)驗、看圖譜經(jīng)驗、節(jié)奏的經(jīng)驗。
物質(zhì)準備:詩歌圖譜(兔子圖片4張、老鷹圖片3張、醋圖片5張、布圖片4張、爺爺圖片1張)
活動過程
一、繞口令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1.教師清楚、快速朗讀繞口令,激發(fā)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我現(xiàn)在要給你們表演一首繞口令《鷹和兔》
2.了解幼兒對繞口令的感受
——小朋友們,聽完繞口令你是什么感受?
幼兒分享感受,教師小結(jié)
——朗讀繞口令的要求就是要有節(jié)奏的、又快又清楚地朗讀,要達到這樣的要求,我們要通過一個闖關(guān)游戲來學本領(lǐng)。
二、第一關(guān)游戲:通過聽賞,理解繞口令內(nèi)容,幼兒能跟隨教師清楚地朗讀
——第一關(guān)游戲:繞口令里講的是一個故事,這一次老師慢慢地朗讀,你們仔細聽,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一)通過聽賞,理解繞口令內(nèi)容
1.完整聽賞
教師清楚、有節(jié)奏地朗誦繞口令。
——剛剛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如果幼兒無法回答,再分解提問,老爺爺去街上買什么東西?遇見了誰?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幼兒邊回答,教師邊出示相應的圖文符號。
——圖譜上呈現(xiàn)了繞口令里全部的內(nèi)容嗎?
——我們一邊看圖譜,一邊再聽一次。
3.理解詩歌內(nèi)容
——關(guān)于繞口令《鷹和兔》的內(nèi)容,你們還有什么問題?
(二)清楚地朗讀繞口令
——我們已經(jīng)知道繞口令里講的是什么故事了,現(xiàn)在我們清楚地朗讀繞口令!
1.引導幼兒感知發(fā)現(xiàn)每行末尾押韻的特征
——最后一個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幼兒分享感覺。
教師總結(jié):是的,這也是繞口令的一個特征,由字音接近的字組成叫同音字,這些字都放在了每一句的末尾,這叫押韻。
2.教師帶領(lǐng)幼兒完整朗讀
——第一次,我們一起看著圖譜慢慢把繞口令內(nèi)容讀出來。
幼兒試讀。
——小朋友們,讀的過程中,有沒有困難?/小朋友們,你們讀清楚了嗎?
重點講解和重復幼兒朗讀得不清楚的句子。
3.幼兒再次完整朗讀
重點解決第一次朗讀中遇到的問題。
4.撤圖朗誦
——你們已經(jīng)讀得很清楚了,但是我現(xiàn)在要增加難度,撤掉圖譜中的圖片,你還能讀清楚嗎?我們試一下
三、第二關(guān)游戲:借助動作表現(xiàn)繞口令的節(jié)奏與韻律
1.邊拍手邊朗讀繞口令
——我們現(xiàn)在都能清楚地朗讀《鷹和兔》這首繞口令了,朗讀繞口令時,節(jié)奏也很重要,我們可以用身體的什么動作來配合我們有節(jié)奏地朗讀?
——那我們試一下邊拍手/跺腳的,一邊朗讀的方式。
2.幼兒嘗試用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節(jié)奏
——我們可以用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節(jié)奏,你想用什么辦法?
幼兒嘗試用自己的動作表現(xiàn)節(jié)奏。
教師關(guān)注動作特別的,以及朗讀存在問題的幼兒展示。
四、第三關(guān)游戲,有節(jié)奏地、又快有清楚地朗讀繞口令
——第三關(guān)游戲: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可以用自己的節(jié)奏有清楚地朗讀繞口令了,我們還需要加快速度,看看誰能有節(jié)奏地、又快有清楚地朗讀繞口令
1.第一次嘗試
——我們試一下能不能在小兔子走到終點前,將繞口令按要求朗讀完。挑戰(zhàn)一下吧!
幼兒試讀。
2.請朗讀又快又準確的幼兒上臺展示,請幼兒討論他朗讀得又快又準確的方法。以及朗讀中存在的問題
3.幼兒根據(jù)總結(jié)出的朗讀得又快有準確的經(jīng)驗,試讀。
4.幼兒向客人老師展示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能夠?qū)⒗@口令讀得又快又準確了,邀請大家向客人老師表演繞口令,你們還需要看圖譜嗎?
根據(jù)幼兒是否需要圖譜,將幼兒分為兩組。
附繞口令:
一位爺爺他姓顧,上街打醋又買布。
打了醋,買了布,回頭看見鷹抓兔。
放下布,擱下醋,上前去追鷹和兔,
飛了鷹,跑了兔。打翻醋,醋濕布。
活動總結(jié)
我覺得這節(jié)活動比較成功,目標基本完成。一開始我用繞口令導入,效果很好,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幼兒興致很高,幼兒對老鷹和兔子比較熟悉,在我提出問題后,他們能夠大膽想象并表述。其次繞口令的節(jié)奏尤其重要,因此我指導幼兒通過拍手的方式感受有節(jié)奏的繞口令的有趣性,另外圖片生動、形象,在老師的演示下,幼兒已基本了解了故事內(nèi)容,為了幫助幼兒記憶,便開始撤圖環(huán)節(jié),幼兒很聰明。整個活動我通過游戲闖關(guān)的形式讓幼兒對繞口令感興趣并逐漸學會繞口令。游戲結(jié)束,幼兒能準確的發(fā)準兔、布、醋的字音,但對于快速念出繞口令還有些困難,所以我在語言區(qū)準備了材料,讓幼兒多說、多念達到預期的效果。
大班繞口令捉兔教案【篇5】
大班優(yōu)質(zhì)語言教案《繞口令翻跟斗》
【活動目標】
1、理解內(nèi)容,能區(qū)分繞口令中“六、漏、右”的字音,認真傾聽同伴的發(fā)音。
2、體驗念繞口令“繞口”“快速”的樂趣。
【活動準備】
“翻跟斗”圖文結(jié)合的文字圖片、音樂節(jié)奏、肚兜、繞口令。
【活動過程】
一、討論“繞口令”。
師:你知道什么是“繞口令”嗎?你會念繞口令嗎?
二、玩玩“繞口令”。
(一)教師展示“翻跟斗”。
1、師:我念的怎么樣?你聽清楚我說的嗎?它說了一件什么事情?
2、教師出示圖示:小妞妞圍兜兜,兜兜是什么?你圍過兜兜嗎?(教師出示肚兜,介紹肚兜是中國特有的)
師:左邊翻個六,漏了九顆豆,右邊翻個九,漏了六顆豆,是什么意思?
(二)幼兒初步嘗試念“翻跟斗”——相近字音的練習。
1、大家已經(jīng)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那我們試著念一念?
2、相近字音反復念:這個繞口令中,哪些字音比較容易說錯?(鼓勵幼兒找出“妞妞、兜兜和豆豆”、“漏、六、右”的字音)
三、賽賽“繞口令”(小組挑戰(zhàn))
1、教師幼兒分組朗誦,幼兒互評。
2、加上節(jié)奏,讓幼兒集體挑戰(zhàn)。
師:(教師敲打節(jié)奏)我們和這個音樂節(jié)奏,(屈老師)也能說清楚嗎?(集體朗誦)
3、分組進行比賽。
4、個人挑戰(zhàn)賽。
師:有沒有小朋友覺得不服氣的,你覺得如果你自己一個人念這個繞口令速度還要快,可以上來挑戰(zhàn)一下的。
四、活動延伸。
師:有小朋友還要挑戰(zhàn)的嗎?一會回教室后,可以找你的朋友挑戰(zhàn)一下。
繞口令《翻跟斗》
小妞妞,圍兜兜,
兜兜里頭裝豆豆。
吃了豆豆翻跟頭,
左邊翻個六,
漏了九顆豆;
右邊翻個九,
漏了六顆豆。
問你翻了幾個大跟頭,
漏了幾顆小豆豆
大班繞口令捉兔教案【篇6】
《翻跟斗》教案
【活動目標】
1、理解內(nèi)容,能區(qū)分繞口令中六、漏、右的字音,認真傾聽同伴的發(fā)音。
2、體驗念繞口令繞口快速的樂趣。
【活動準備】
翻跟斗圖文結(jié)合的文字圖片、音樂節(jié)奏、肚兜、繞口令。
【活動過程】
一、討論繞口令。
師:你知道什么是繞口令嗎?你會念繞口令嗎?
二、玩玩繞口令。
(一)教師展示翻跟斗。
1、師:我念的怎么樣?你聽清楚我說的嗎?它說了一件什么事情?
2、教師出示圖示:小妞妞圍兜兜,兜兜是什么?你圍過兜兜嗎?(教師出示肚兜,介紹肚兜是中國特有的)
師:左邊翻個六,漏了九顆豆,右邊翻個九,漏了六顆豆,是什么意思?
(二)幼兒初步嘗試念翻跟斗相近字音的練習。
1、大家已經(jīng)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那我們試著念一念?
2、相近字音反復念:這個繞口令中,哪些字音比較容易說錯?(鼓勵幼兒找出妞妞、兜兜和豆豆、漏、六、右的字音)
三、賽賽繞口令(小組挑戰(zhàn))
1、教師幼兒分組朗誦,幼兒互評。
2、加上節(jié)奏,讓幼兒集體挑戰(zhàn)。
師:(教師敲打節(jié)奏)我們和這個音樂節(jié)奏,也能說清楚嗎?(集體朗誦)
3、分組進行比賽。
4、個人挑戰(zhàn)賽。
師:有沒有小朋友覺得不服氣的,你覺得如果你自己一個人念這個繞口令速度還要快,可以上來挑戰(zhàn)一下的。
四、活動延伸。
師:有小朋友還要挑戰(zhàn)的嗎?一會回教室后,可以找你的朋友挑戰(zhàn)一下。
繞口令《翻跟斗》
小妞妞,圍兜兜,
兜兜里頭裝豆豆。
吃了豆豆翻跟頭,
左邊翻個六,
漏了九顆豆;
右邊翻個九,
漏了六顆豆。
問你翻了幾個大跟頭,
漏了幾顆小豆豆
大班繞口令捉兔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繞口令的主要內(nèi)容,學習朗誦繞口令。
2、能準確發(fā)音,不間斷地快速朗誦繞口令。
3、體驗繞口令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接觸過繞口令。
物質(zhì):課件;圖文結(jié)合的圖片;相聲繞口令視頻一段。
【活動過程】
一、視頻導入《相聲繞口令》。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段視頻,看看他們在表演什么。
1、看了視頻,里面的叔叔在表演什么?有什么特點?
2、他們表演的是繞口令,那什么是繞口令呢?(說得快的,字音相近的)
3、小結(jié):說的快,字或詞的音很像,把這些字詞放在一起而且說得很快就是繞口令。
二、引出繞口令名稱。
師:你們會說繞口令嗎?誰來說一說?
今天老師要教小朋友一個繞口令,我們一起來看看。
1、播放圖標“上”
提問:這是什么意思?你在什么地方見過?
和上相反的是什么?(播放圖標“下”)
2、播放圖標“高樓”
提問:這是什么?
3、播放圖標“上樓下樓”
提問:把幾個圖標放在一起應該怎么念?
4、小結(jié):我們今天學的繞口令就叫《上樓下樓》。
三、理解并學習繞口令。
1、播放課件“一個人”、“許多人”
提問:這是什么?(這是人)這么多人在一起我們可以叫他們什么?(許多人)
2、播放課件“許多人上樓”
提問:這么多人在干什么?(學說:許多人上樓)
3、“許多人下樓”同上。
4、播放課件“樓上的人下樓”
提問:這一句有點難,誰能看懂并說一說。(集體學說:樓上的人下樓)
5、播放課件“樓下的人上樓”
提問:這一句應該怎么說呢?這一句和前面一句是相反。
6、播放課件“有的上樓不下樓”
師:這一句也有點難度,誰想來說一說?(集體根據(jù)圖標學說:有的上樓不下樓)
7、“有的下樓不上樓”方法同上。
8、看圖標學習“上上下下,下下上上”。
9、播放“暈”的頭像
師:它怎么了?你是怎么看出來的?這個讀暈。
10、播放最后一句圖標
師:最后一句比較難,是“唉,簡直忙暈了頭?!睘槭裁磿灹祟^???
四、完整朗誦。
1、出示完整圖片。
師:我們一起完整地把繞口令來念一遍,老師的手做指揮棒。
2、分組練習。
師:請小朋友三個人一組,拿一張圖文結(jié)合圖一起念一念。
3、請個別組上來表演。
4、提要求朗誦:
(1)老師教你們一個本領(lǐng),如果要念得更好,就要保持一致的速度,再一起來念一遍。
(2)要念好繞口令一遍是不夠的,一定要多練習,老師來念一遍你們聽聽。
(3)老師要帶一群小朋友去參加達人秀,你們想去嗎?想去就要多練習。
五、互動活動。
1、和客人老師比一比。
2、客人老師先念,再幼兒念。
繞口令《上樓下樓》
有一幢高樓,
很多人上樓,
很多人下樓。
樓上的人下樓,
樓下的人上樓。
有的上樓不下樓,
有的下樓不上樓,
有的下樓又上樓,
有的上樓又下樓,
上上下下,又上又下,
簡直忙昏了頭!
大班繞口令捉兔教案【篇8】
設計意圖:
繞口令是我國民間文學中比較獨特的語言藝術(shù)形式,它是將聲、韻、調(diào)易混的字交叉重疊編成語句或歌謠,要求一口氣急速念出來,因此也被形象地稱為“口腔體操”。
我們正在開展的主題是“我們的身體”,在這個主題中就有一個練嘴巴的內(nèi)容“公公和冬冬”,在開展這個活動的時候我初步讓孩子通過與平時念的兒歌作比較了解了繞口令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僅要有節(jié)奏,而且要念的又快又清楚,是用來練嘴巴的。活動開展后,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于這樣一種語言形式還是比較有興趣的。因此呢,我想幫助孩子在繞口令的內(nèi)容上再拓展一些,所以就有了這樣一個活動。這首繞口令所表述的內(nèi)容是比較形象的,為了便于孩子的理解我也做了適當?shù)男薷摹?/p>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的活動中理解繞口令所表述的內(nèi)容,能初步學念繞口令“狗和猴”,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繞口令的興趣;
2、懂得同伴間要相互謙讓。
活動準備:課件制作、手指偶(狗和猴)、圓舞板等。
重難點:初步學念繞口令,分清字音“狗”“猴”“頭”。
活動環(huán)節(jié)
一、看看說說,理解內(nèi)容
1、引發(fā)話題: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小小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故事里有誰?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2、播放課件,幼兒觀看、想象。
3、幼兒交流:
(1)故事里有誰?
(2)狗和猴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4、小結(jié):原來狗和猴都想讓對方先過橋,他們互相謙讓,真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二、婷婷學學,感知體驗
1、欣賞繞口令
(1)說繞口令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些什么呢?
(2)老師說繞口令。
(3)你聽到了什么?
2、老師戴上指偶,再次繞口令。
2、在紙偶的提示下幼兒學念,幫助幼兒糾正字音。
3、幼兒戴上紙偶練習繞口令。
三、演演練練,快樂體驗
1、幼兒表演(自主選擇紙偶表演或圓舞板)。借助于圓舞板打出節(jié)奏,引導幼兒逐步加快速度。
2、結(jié)伴練習。
大班繞口令捉兔教案【篇9】
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者,活動內(nèi)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以引導幼兒向最近目標發(fā)展區(qū)發(fā)展。中班上學期的幼兒口語表達能力逐漸增強,繞口令這種文學體裁,讀起來瑯瑯上口,十分押韻,可以為中班幼兒所接受和喜愛?!稊?shù)數(shù)歌》這首繞口令將動物擬人化的方法,就像是動物們在森林里玩捉迷藏一樣,讓幼兒在看看、找找、說說、聽聽、念念、玩玩中自主地學習,快樂地表達,體驗學習繞口令的愉悅。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繞口令的特點,有興趣地學習“數(shù)數(shù)歌”。
2、學習讀準詩歌中一些韻母相同的字(虎、鹿、豬、兔、鼠)以及平、翹舌音:zh、sh。
活動準備:
森林背景圖,動物圖片5張,手偶21個。
活動過程:
一、音樂引入課題
播放音樂《中國話》進場。
師說:我們都是中國娃,從小都會講中國話,“今天王老師帶小朋友學習一首我們中國的繞口令”。
二、學習繞口令
1、“現(xiàn)在我們先來玩一個捉迷藏的游戲,好不好!”
2、出示大圖,“小朋友你們看這是哪里呀?”你們來找找,他們都藏在哪里呀?快把它們找出來?!?/p>
3、交代要求:現(xiàn)在我來考考你們,誰藏在山上?
三、出示繞口令對應圖片
1、請幼兒將對應的動物貼出來。
2、邊貼邊正音,幫助幼兒讀準平舌音和翹舌音。
四、完整學習、掌握兒歌
1、“小動物都被你們找到了,現(xiàn)在王老師把他們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你們想不想聽。”教室完整朗讀,并介紹繞口令。
2、教師帶幼兒跟讀兩遍。
3、幼兒和教師一起念兩遍。
4、分組念,個別念。
5、小結(jié):小朋友念得真好,小動物們也想和你們一塊兒念兒歌,請你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戴在手上。(把貼有動物標志的椅子擺好)
五、自由選擇手偶練習繞口令
1、練習繞口令。小朋友,你們帶著小動物們一起來念兒歌吧。
2、要求幼兒根據(jù)不同的句式在往前跳。
3、教師帶著幼兒加速朗讀。
4、總結(jié):小朋友你們今天繞口令已經(jīng)念的很好了,但是繞口令是讀的越快越有趣,要一口氣讀完,那才叫好,等我們回家再去練習練習。
大班繞口令捉兔教案【篇10】
【教學目標】
1、理解繞口令的主要內(nèi)容,學習朗誦繞口令。
2、能準確發(fā)音,不間斷地快速朗誦繞口令。
3、體驗繞口令的趣味性。
【教學準備】
經(jīng)驗:接觸過繞口令。
物質(zhì):課件;圖文結(jié)合的圖片;相聲繞口令視頻一段。
【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相聲繞口令》。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段視頻,看看他們在表演什么。
1、看了視頻,里面的叔叔在表演什么?有什么特點?
2、他們表演的是繞口令,那什么是繞口令呢?(說得快的,字音相近的)
3、小結(jié):說的快,字或詞的音很像,把這些字詞放在一起而且說得很快就是繞口令。
二、引出繞口令名稱。
師:你們會說繞口令嗎?誰來說一說?
今天老師要教小朋友一個繞口令,我們一起來看看。
1、播放圖標“上”
提問:這是什么意思?你在什么地方見過?
和上相反的是什么?(播放圖標“下”)
2、播放圖標“高樓”
提問:這是什么?
3、播放圖標“上樓下樓”
提問:把幾個圖標放在一起應該怎么念?
4、小結(jié):我們今天學的繞口令就叫《上樓下樓》。
三、理解并學習繞口令。
1、播放課件“一個人”、“許多人”
提問:這是什么?(這是人)這么多人在一起我們可以叫他們什么?(許多人)
2、播放課件“許多人上樓”
提問:這么多人在干什么?(學說:許多人上樓)
3、“許多人下樓”同上。
4、播放課件“樓上的人下樓”
提問:這一句有點難,誰能看懂并說一說。(集體學說:樓上的人下樓)
5、播放課件“樓下的人上樓”
提問:這一句應該怎么說呢?這一句和前面一句是相反。
6、播放課件“有的上樓不下樓”
師:這一句也有點難度,誰想來說一說?(集體根據(jù)圖標學說:有的上樓不下樓)
7、“有的下樓不上樓”方法同上。
8、看圖標學習“上上下下,下下上上”。
9、播放“暈”的頭像
師:它怎么了?你是怎么看出來的?這個讀暈。
10、播放最后一句圖標
師:最后一句比較難,是“唉,簡直忙暈了頭。”為什么會忙暈了頭啊?
四、完整朗誦。
1、出示完整圖片。
師:我們一起完整地把繞口令來念一遍,老師的手做指揮棒。
2、分組練習。
師:請小朋友三個人一組,拿一張圖文結(jié)合圖一起念一念。
3、請個別組上來表演。
4、提要求朗誦:
(1)老師教你們一個本領(lǐng),如果要念得更好,就要保持一致的速度,再一起來念一遍。
(2)要念好繞口令一遍是不夠的,一定要多練習,老師來念一遍你們聽聽。
(3)老師要帶一群小朋友去參加達人秀,你們想去嗎?想去就要多練習。
五、互動教學。
1、和客人老師比一比。
2、客人老師先念,再幼兒念。
大班繞口令捉兔教案【篇11】
一、活動目標
1.練習繞口令,練習發(fā)準易混淆的字音“關(guān)”,“夸”瓜“,感知繞口令的韻味。
2.通過看圖文以及輪流接念的方式學習繞口令。
3.樂意參與游戲活動。
二、活動準備
1.圖片:冬瓜、西瓜若干。
2.文字標記:西關(guān)隊、東關(guān)隊、夸、關(guān)、瓜各若干。
三、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學習繞口令,感知繞口令的韻味。
2.活動難點:發(fā)音易混淆的字音。
四、活動過程
1.游戲?qū)?/p>
交代規(guī)則:老師把“關(guān)”字說給一排的第一人聽,一直往下傳,傳到最后一個人時大聲念出,若念對那全體幼兒就跟著練習發(fā)“關(guān)”字的音。
2.學習繞口令
(1)教師朗誦繞口令。
(2)繞口令講了什么?
(3)教師帶領(lǐng)幼兒朗誦繞口令1到2遍。
3.繞口令游戲
(1)分組開展游戲。將小朋友分成“東關(guān)隊”“西關(guān)隊”兩隊,采用輪流念繞口令的方法,進行游戲活動。
(2)教師和幼兒扮演角色,輪流接說繞口龍,使幼兒進一步了解游戲規(guī)則。
(3)分組一對一開展游戲。分別請兩隊的幼兒,一對對地輪流接說繞口令。教師和其他幼兒評判,教師分別在黑板上添畫冬瓜和西瓜。 教師帶領(lǐng)幼兒數(shù)一數(shù)“東關(guān)隊”的西瓜和“西關(guān)隊”的冬瓜對“的冬瓜數(shù)量,評出勝利者,并給予掌聲獎勵。
交換生產(chǎn)隊,游戲重新進行。
4.小結(jié)
大班繞口令捉兔教案【篇12】
設計意圖:
生活中幼兒有一些字詞讀不清楚,特別是近音字。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語言互動繞口令《虎和兔》,利用圖畫組成圖譜,并且安排了游戲"巧嘴巴廣播和金話筒獎勵”,激發(fā)幼兒敢說想說,旨在強調(diào)幼兒對易讀錯的字音有更好的掌握。
虎和兔是兩種差別很大的動物,繞口令中虎和兔的發(fā)音很相似,尤其是“虎追兔,兔躲虎”“兔鉆窩,虎撲兔”的句子比較繞口,加上情節(jié)生動,充滿了趣味性。幼兒從中感受了虎的兇猛和兔子的機靈,在快樂的活動中,讓幼兒分辨清楚易相似發(fā)音的字詞句,初步感受繞口令與普通兒歌的不同。
活動目標:
1、學習繞口令,能比較清楚、準確地讀準繞口令中的字音。
2、感受繞口令的節(jié)奏,提高幼兒學習繞口令的興趣。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學說繞口令
活動難點:學說難念的字與易讀錯的字及讀不準的句子。
活動準備:
圖片、按句子設計的圖譜、虎和兔頭飾、若干金話筒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1、這是什么地方,有誰?
2、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
3、老虎吃到兔子了嗎?結(jié)果怎樣?
二、了解繞口令的內(nèi)容
1、教師引導幼兒看圖講述,了解內(nèi)容。
2、教師誦讀繞口令,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三、幼兒學說繞口令
1、看圖譜學說繞口令。(重點說相似的字和易讀錯的句子)
2、玩游戲:巧嘴巴廣播和金話筒獎勵。(讓幼兒想說、敢說、大聲說)
3、跟節(jié)奏由慢到快學說繞口令。(通過拍腿、跺腳、拍手、讓幼兒感受繞口令的韻味)
四、情景表演,表現(xiàn)繞口令內(nèi)容
1、教師和一名幼兒戴頭飾扮演虎和兔,進行情景表演,其余幼兒說繞口令。
2、分組扮演虎和兔,邊表演邊說繞口令。
五、教師小結(jié):結(jié)束繞口令表演后,教師教育幼兒遇到危險的時候不要驚慌,要學習小兔子機靈勇敢,肯動腦筋,能保護好自己不受傷害。
活動延伸:
教師把圖片投放到語言活動區(qū),請孩子們講講他們之間還會發(fā)生生么樣的事情。
活動反思:
本次語言活動是我在單位賽講時的內(nèi)容,我首先對《指南》語言領(lǐng)域進行學習,提高自我認識,和本班王老師深入探討,多次試講,最終利用生動的圖譜、金話筒獎勵和分角色表演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幼兒對繞口令學習活動的興趣,并且促進了孩子敢說、想說、喜歡說的'欲望。我班幼兒在本次活動中表現(xiàn)積極踴躍,興趣很濃。尤其是幼兒通過看直觀的圖譜能很快熟練掌握里面的字詞句,不僅解決了重點難點也讓孩子們說起來更順口流利,為幼兒在后面金話筒與角色表演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能讓孩子們很快跟上節(jié)奏由慢到快說繞口令,看到孩子們學的起勁,說的興高采烈,完全融入故事情節(jié),作為老師由衷的欣慰。
這次活動美中不足的是當我看了應彩云老師的講座后,才想起來自己畫的圖片還是有點小,不能照顧到每個幼兒,應該把圖片掃描下來做成ppc,這樣效果會更好,更容易讓孩子們看清楚,不會出現(xiàn)有些孩子很費勁的在伸長脖子看圖片的現(xiàn)象,圖譜也應該人手一份,讓孩子親自感知,這樣給孩子們創(chuàng)設的語言空間會更大,更能引發(fā)孩子的說的欲望。
大班繞口令教案相關(guān)推薦
更多>-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三冊第五單元《說繞口令》教案01-26
- 大班語言教案 捉狐貍07-23
- 大班老鷹捉小雞教案6篇11-30
-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捉泥鰍09-19
- 大班體育教案 小青蛙捉害蟲07-23
- 大班捉泥鰍教案1000字匯編11-24
-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 龜兔賽跑07-15
- 大班教案:龜兔賽跑其三12-06
[薦]線段的教學反思1000字精選12-18
- 關(guān)于拼音教學反思簡短900字通用12-18
- 夜宿山寺教學反思合集12-21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2-18
- 兔俠傳奇觀后感03-12
- 江上漁者教學反思集錦12-19
- 大班繞口令狗和猴08-22
- 關(guān)于小學體育教案2000字12-18
- 2023初一生物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2-19
- [薦]出師表教學反思簡短合集12-21
- 我的小標記教案小班反思1000字模板6篇12-20
- 大班繞口令教案 瓜兒大06-04
- 大班語言教案 繞口令《白貓和黑貓》02-25
- 大班語言教案 繞口令《貓和包》(3篇)08-27
-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三冊第五單元《說繞口令》教案01-26
- 大班音樂教案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