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過年作文左右
過年作文3000字左右。
過年作文3000字左右 篇1
借助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勃興,馬年春節(jié)最大的亮點是網(wǎng)上搶紅包。
非常巧合,最大的贏家屬于一個姓馬的人。
他叫馬化騰。在他榮膺中國首富稱號不久,便雙喜臨門。春節(jié)期間,他執(zhí)掌的騰訊市值首破萬億港元成為行業(yè)頭條。
馬化騰似乎在正確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情。
他的成功背后是日漸式微的傳統(tǒng)年俗:春晚借助馮小剛也不過最終慘淡收官,爆竹更是在公眾環(huán)保意識上升的今天跌入低谷。公眾亟需一個新年俗來填補空白。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信息中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國網(wǎng)民規(guī)模達六億一千八百萬,其中,手機網(wǎng)民繼續(xù)保持良好的增長態(tài)勢,規(guī)模達到五億,年增長率為19.1%,手機繼續(xù)保持第一大上網(wǎng)終端的地位。
網(wǎng)上搶紅包以其快速、新鮮、刺激的玩法吸引了萬千公眾的瘋狂加入。
據(jù)騰訊提供的最新數(shù)據(jù),從除夕開始,截至大年初一16時,參與搶微信紅包的用戶超過五百萬,總計搶紅包七千五百萬次以上。領取到的紅包總計超過兩千萬個,平均每分鐘領取的紅包達到九千四百一十二個。
除了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商業(yè)巨頭的掘金暗戰(zhàn),如此眾多的國人瘋狂卷入耐人尋味。
網(wǎng)絡搶紅包更多的是微信朋友圈中熟人互相發(fā),交情之上,更有金錢。數(shù)額雖說沒有硬性規(guī)定,但多多益善,且往往秉承禮尚往來的規(guī)則,比如你只忙著搶而不發(fā),則會淪為眾矢之的,會落下阿巴貢、葛朗臺、波留希金之類的外號,多數(shù)情況下,一片哄搶之中,彼此聯(lián)絡了感情,從陌生走向熟悉,從熟悉走向親近。
也不乏唯利是圖者。在節(jié)前網(wǎng)上瘋傳中國首善陳光標除夕要在微信上派發(fā)兩千萬元紅包后,便有人冒充標哥被很多群邀請加入,狂搶紅包就是不發(fā),結(jié)果被舉報到公安,被定性為詐騙。
當下中國貧富分化嚴重,微信群宛如小社會,紅包發(fā)放數(shù)目往往與社會中的地位尤其是財富擁有量成正比,土豪反哺窮人之舉頻頻上演,但如果較勁,便有互相攀比炫富之嫌,不乏除夕夜一擲千金、事后懊悔之人。
春節(jié)的前奏,是當今世界最大的人口遷徙,三十六億人次的舟車勞頓,相當于整個歐洲人民搬七次家。多么艱辛,多么不易。
可嘆一些年輕人,好不容易回到家中,卻無暇與老人交流,整日抱著個手機瘋搶紅包,真是相見不如懷念。
所謂團圓,是彼此有體溫有表情地在一起,而不是繼續(xù)沉湎在虛擬的網(wǎng)絡世界中,忘記咫尺之外有老人盼了一年才相聚的殷切眼神。
如果非要給親朋發(fā)一個紅包,也當是親情的紅包,友愛的紅包。
如果非要給生人發(fā)一個紅包,也當是真誠的紅包,祝福的紅包。
從本質(zhì)上說,網(wǎng)絡紅包是金錢遇到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熱戀,是一場物質(zhì)主義的節(jié)日狂歡,無人勝出,除了微信。
搶紅包,搶出了“年味”還是“醋味”?
正方
李冰潔:“搶紅包”是不可阻擋的“時代年味”
今年春節(jié)過年最大的娛樂項目是什么?也許有的人回應說“搶紅包”。是的,“搶紅包”是今年春節(jié)的一景,這也是今年春節(jié)的新氣象。
“搶紅包”是一種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結(jié)合,刷新、升級,乃至顛覆了傳統(tǒng)的“紅包文化”,身在兩地的人,即使遠隔千里,也可以互發(fā)“紅包”。在“搶紅包大戰(zhàn)”中,大家就是圖一樂。
然而,關于“搶紅包”的質(zhì)疑聲音也一直未斷,比如有人說“搶紅包”冷了親情,有人說“搶紅包”玩物喪志,有人說“搶紅包”者已經(jīng)“走火入魔”。
種種質(zhì)疑聲音的出現(xiàn)或許不可避免,但我們不必彷徨和焦慮,應該以積極樂觀的眼光看待這種新氣象。時代在發(fā)展,當然年俗文化也在發(fā)展。當前,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數(shù)字時代”中開辟和尋求過年樂子,或者有意無意地加入了對“數(shù)字年味”的創(chuàng)意和發(fā)展行列。他們都給過年文化增添了“新鮮血液”。
新的時代,過年文化也需要發(fā)展變化,要與時俱進,而“搶紅包”正是過年的新載體,是新的年味。
反方
斯涵涵:莫讓紅包搶走了我們的時間和親情
搶紅包的火熱,以致很多人成了專職的“搶手”,一個個都搶得手發(fā)酸。但當越來越多的人們因忙于搶紅包而忽略身邊親人時,世上最遙遠的距離就變成了“我看著你,你卻在搶紅包”。
春節(jié)家人歡聚一堂、其樂融融的溫馨時刻被紅包搶走,讓有的人不能容忍。比如某男子看不慣妻子瘋狂搶紅包,“你到底要搶多少錢,我一次性付給你?!?/p>
更多的人還是顯得無可奈何,最終選擇“妥協(xié)”。
微信紅包是互聯(lián)網(wǎng)應用技術(shù)和傳統(tǒng)習俗的巧妙結(jié)合,強化了網(wǎng)絡空間的交往,增進了感情交流的互動方式。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微信紅包也不例外。若不分場合不分地點搶紅包,搶紅包從閑暇消遣的“好玩”“雅趣“,演變?yōu)榇汗?jié)假期的“家庭大戰(zhàn)”,甚至因此食不下咽,夜不能寐、冷落家人,疏遠情感,實在是舍本逐末。
癡迷于某種事物而不能自持,異變?yōu)槌砂a的思維與行為定式,無異于一種心理疾病。高速發(fā)展的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正在不斷改變?nèi)祟惖纳?,但人類有著強烈的社會屬性,當我們對搶紅包趨之若鶩,難得的春節(jié)長假里,只見網(wǎng)絡紅包不見身邊親人,不妨捫心自問,到底是我們在搶紅包,還是紅包在搶我們?
我們向來注重禮節(jié),人情來往、待人接物中關注對方,應答得體是一種禮節(jié),也是一種親近感情的別樣表達,而一門心思就想搶紅包,心不在焉,由此怠慢了別人,也顯得非常不禮貌,不文明。
為搶紅包夫妻反目雖是一個個案,但這個特殊的事例,向人們發(fā)出警示:為搶紅包冷落家人、淡薄親情是買櫝還珠。正確對待數(shù)字通訊化時代的網(wǎng)絡新事物,珍惜親人相聚時的美好時光,用親切的交談和笑容維系美好的情感,當真誠交流和微信紅包相輔相成,人間的親情日漸緊密而不被紅包稀釋,主次分明而不是本末倒置,才能消弭親情的距離,感受新春的溫暖和力量。
莫讓搶紅包蓋過親情"主題歌"這個春節(jié)長假,手機上搶紅包的火爆程度令很多人開了眼界。家人團圓、親友聚會等場合,總有人低著頭緊握手機、緊盯屏幕,頻頻滑動指尖搶紅包。毫不夸張地說,搶紅包著實成為羊年新春的一道全新風景。
新春佳節(jié)是家人團聚、共敘親情的時刻,向親友派發(fā)紅包是傳遞祝福與關愛的民俗傳統(tǒng)。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迅速發(fā)展,讓搶紅包從線下走到線上,一些遠隔千里的好友也能穿越時空為彼此送達一份心意,一些電商巨頭也借機為觀眾奉上“紅包大禮”,給人們的假期增添了不少歡樂。
但是,凡事過猶不及。不少人發(fā)現(xiàn),搶紅包正從消遣的“伴奏曲”演變?yōu)榇汗?jié)長假的“主題歌”。游子千里歸家,依舊沒有跳出方寸屏幕,抱著手機搶得不亦樂乎,把滿懷期待的父母晾在一邊;老同學的微信群里,舊友說話無人應答,丟個紅包立刻“炸鍋”;有的微信群玩紅包接龍,“你方發(fā)罷我登場”,不分晝夜搶得昏天黑地。更有甚者,洗漱、做飯、開車等紅燈時都有人緊盯屏幕,生怕錯過紅包。
難怪有人驚呼,搶紅包正在毀掉春節(jié)。無論多么搶眼的“紅包”,也難以換來親人溫馨的笑臉。試想這個假期,一些人為搶紅包甚至沒有看上完整的節(jié)目,沒有和親人說上幾句稱心的話語,沒有來得及和爸媽嘮嘮知心嗑。這樣的春節(jié)過法,未免本末倒置,得不償失。
搶紅包、刷微信不應成為生活的主題。春節(jié)長假過半,不少人又得準備踏上歸程。趁著長假的尾巴,請放下手機,給父母妻兒一個微笑和擁抱,重新唱響親情的春節(jié)“主題歌”吧。
過年作文3000字左右 篇2
老春節(jié)有哪些老過法,已是人言人殊。有的是傳說,有的是聽說,特別是對于本世紀初的一些獨特風俗趣味的老過法,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已顯得多少有些遙遠和神秘。為此我們穿越時空隧道,對其親歷者進行了“采訪”,并編輯整理出這樣一篇故事,以助節(jié)日閑聊之談資,抬杠之依據(jù)。
臘月家家事兒多
自進入臘月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書寫春聯(lián),以圖掙些銀子過年。祭灶之后,新春聯(lián)漸次粘掛,千家萬戶,煥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箋,有的用紅紙,只有內(nèi)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紙,鑲以紅邊藍邊,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臘月將梅束起放在一個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于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讓地微微有些溫暖,梅花就回漸漸放白,用紙籠之,到市上去賣,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區(qū),支搭席棚,售賣畫片。婦女兒童爭相購買,以為樂。
臘月初一,大街上賣粥果者排成市場。更有賣核桃、柿餅、棗、栗、干菱角米者,肩挑筐貯,叫而賣之。其次則肥野雞、關東魚、野貓、野鶩、腌臘肉、鐵雀兒、馓架果罩、大佛花、斗光千張、樓子莊元寶。初十以后則賣衛(wèi)畫、門神、掛錢、金銀箔、錁子黃錢、銷金倒酉、馬子燒紙、玻璃鏡、窗戶眼。......錢店銀號兌換壓歲金銀??小梅花海棠元寶。廿日之后則賣糖瓜、糖餅、江米竹節(jié)糕、關東糖。糟草抄豆,是廿三日送灶時供給神馬用的。又有賣窯器者,銅銀換瓷碗,京城之香爐燭臺;悶葫蘆,小兒籍以存錢;支鍋瓦,灶口用為助爨。至廿五日以后則賣芝麻秸、松柏枝、南蒼術(shù)以供“煨歲”之用。臘月諸物價錢都比平日貴些,所以才有“臘月水土貴三分”的諺語。老年人到了這時,總要勸后輩謹慎花錢,于是又有“二十七八,平取品抓”之諺。
臘月八日為王侯臘,家家煮果粥。都在前一日備好米和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全家聚食,饋送親鄰,為臘八粥。臘八粥,是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塘、瑣瑣葡萄,以作點染。切不可用蓮子、扁豆、薏米、掛元,用則傷味。每至臘七日,則剝果洗凈器皿,終夜經(jīng)營,到天明時粥熟。除祀祖供佛外,分饋親友,不得過午。并用紅棗、核桃等制成獅子、小兒等類,以見巧思。
臘八日御河起冰窖,通河運水貯內(nèi)窯,太液池起冰貯雪池冰窯,開門運之,夏日出用甚便。
廿三日更盡時,家家祀灶,院內(nèi)立桿,懸掛天燈。祭品則羹湯灶飯、糖瓜糖餅,飼神馬以香糟炒豆水盂。男子羅拜,祝以遏惡揚善之詞。婦女于內(nèi)室,掃除爐灶,以凈泥涂飾,燃香默拜。
每至十二月,于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內(nèi),由欽天監(jiān)選擇吉期,照例封印,頒示天下,全體執(zhí)行放公假。此后,梨園戲館擇日封臺,八班合演,至來歲元旦則賜福開戲。上學的兒童,在“封印”之后熟師也讓放假,謂之“放學年”。
廿五日至除夕傳說為“亂歲日”。“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
歲暮,將一年吃剩的藥,拋棄在門外,并將所收集的藥方,放一起燒掉,這叫“丟百病”。
在爐內(nèi)燒松枝、柏葉、南蒼術(shù)、吉祥丹,名曰:“煨歲”。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于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除夕一大堆老理兒
除夕,人們蟒袍補褂四出拜訪親友,謂之“辭歲”。家人叩拜尊長,也叫:“辭歲”。新婚的夫婦必須要到撥岳家辭歲,否則為不恭。
除夕自戶庭以至大門,凡是行走之外要撒上芝麻秸,這叫“踩歲”。
除夕,夜子初交,門外寶炬爭輝,爆竹競響。肩輿簇簇,車馬轔轔。百官到朝,祝賀元旦。此時爆竹聲如擊浪轟雷,傳遍朝野,徹夜不停。更夾雜著撥浪鼓聲,賣瓜子解悶聲,賣江米白酒冰盞聲,賣桂花頭油搖喚嬌娘聲,賣合菜細粉聲,與爆竹之聲,相為上下,真是好聽。“土民之家,新衣冠,肅佩帶,祀神祀祖;焚鍺帛畢,昧爽家團拜,獻椒盤,斟柏酒,闔蒸糕,呷粉羹。出門迎喜,參藥窗,謁影窗,具柬賀節(jié)?!比绻飞嫌龅接H友,則施禮,繼而祝曰:“新禧納?!??!爸劣诔牾≈?,則鏤花會果為茶,十錦火鍋共饌,湯點則鵝油方補,豬肉饅首,江米糕,黃黍;酒肴則腌雞臘肉,糟鷺鳳魚,野雞爪,鹿兔脯;果品則松榛蓮慶,桃杏瓜仁,栗棗枝圓,楂糕耿餅,青枝葡萄,白子崗榴,秋波梨,蘋波果,獅柑鳳桔,橙片楊梅。雜以海錯山珍,家淆市點??v非親厚,亦必奉節(jié)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爛醉!”俗說得好“新正拜節(jié),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而四馬喧嘩,歡樂終日,真可以說是極一時之勝”。
年飯用金銀米為之,上插松柏枝,綴以金錢、棗、栗、龍眼、香枝、破五之后方能撤去。(謂之“年飯”)取松柏枝中較大的,插在瓶中,綴以古錢、元寶、石榴花等就是“搖錢樹”。
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于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給小孩的,也叫“壓歲錢”,錢肆取錢用的“貼”叫“票子”。每屆歲除,凡是富貴之家以銀換錢的,都用彩箋書寫,是為“紅票兒”。取華美吉祥之意。
凡是賣花的,稱熏治之花為唐花?!懊恐列履辏ハ囵佡?。牡丹呈艷,金桔垂黃,滿座芬芳,溫香撲鼻,三春艷治,盡在一堂”所以人們又叫它“堂花”。
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于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為佛前所掛。掛千民戶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余,是“小掛千”,為市肆所用。
每到除夕,擺長案于中庭,供以百分。百分,是諸天神圣全圖?!鞍俜帧敝埃愒O蜜供一層,叫“全供”。供上簽以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寶等,叫“供佛花”。到接神時,將百分焚化,接著燒香,到燈節(jié)為止,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天地桌”。
走進家家戶戶的正月
正月初一日,五更起床,焚香,放紙炮。這天互相拜訪,不問貴賤,奔跑往來好幾日,名曰“賀新歲”。所吃的東西,如:百事大吉盒兒,由柿餅、荔枝、龍眼、栗子、熟棗等裝成。
初一,祀神及先祖,剪紙不斷至丈余,供于祖前,謂之“阡張”,焚之。
正月初旬,拜年者到門口,疾呼接貼,投一名片,匆匆而去,大多數(shù)無須和主人面談。
正月一日到五日,俗名“破五”。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
正月之燈一向集中于前門內(nèi)的“六部”,叫:“六部燈”,以“工部”的燈最為人稱道。冰燈,飛禽走獸、世間百態(tài),制作得非常工巧。
燈市從前集中在東、西四牌樓,后來移到廊房頭條。
琉璃廠......每于新正元旦至十六日,百貨云集,燈屏琉璃,萬盞棚懸,玉軸牙簽,千門聯(lián)絡,圖書充棟,寶玩鎮(zhèn)街。更有“秦樓楚館偏笙歌,寶馬香車游士女”。也是舊京年節(jié)一景。
過年作文3000字左右 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就是春節(jié)。春節(jié)也是中國最隆重的節(jié)日。習俗有拜年、吃年夜飯、守歲等等。
在春節(jié)的習俗里我喜歡的節(jié)目是包餃子。那天上午媽媽把面揉好,爸爸則把新鮮的肉用絞肉機絞好,放入冰箱,等到下午就可以開包了。我盼呀盼呀,終于盼到了下午,爸爸先鋪好面板,然后撒上面粉,媽媽則搟面皮子。爸爸包餃子給我看,于是我照著爸爸給我的示范來做:首先拿了一塊餃子皮,然后我挖了一大勺的肉餡放在上面,再在皮邊上沾了一點水,接下來我就把餃子皮合在一起,但是肉餡很不聽話,好像有意跟我作對似的,一下就沖破了餃子皮的包圍,伸出了它的“小腦袋”,我覺的非常有趣,于是我把它的.“小腦袋”用力捏回去,結(jié)果它又從另外一邊伸了出來。它跟蹤我玩起了捉迷藏,我三番五次的把它捏回去,可是它的動作特別快,還沒來的及把它捏回去,它已經(jīng)變成了三頭六臂。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看見餃子不像餃子,包子不像包子的東西,都哈哈大笑了起來。我們一家人在歡聲笑語中,包了一整盤的餃子。
包完餃子,我們一家人圍在電視機前,一起看春晚、守歲。長輩們給了我壓歲錢,希望我在新的一年中開心健康的成長。我的新年愿望是:長輩們健康長壽、幸福永遠!
過年作文3000字左右 篇4
中國的節(jié)日色彩紛呈,春節(jié)是其中最閃亮的存在。春節(jié),預示著一年的開始,總是熱鬧非凡。
“噼里啪啦”幾聲炮響喚回了孩子們的熱情。每當窗外炮聲隆隆,人們便恍然:春節(jié)到了。猶如那爆竹一般,春節(jié)的氣氛越發(fā)濃郁。竄出星星火花,看到冉冉明火,最終,迸發(fā)出絢麗奪目的煙花,于夜空中綻放。
對于春節(jié)的習俗,我并沒有太多的了解。但對小孩子而言,春節(jié)的意義便是吃與玩,笑與樂。
臘月初八,便要吃臘八粥。平日里吃慣了山珍海味,油膩不堪,便也覺得索然無味。突然換了清淡的食物,那么甜糯香甜,可謂“香傳百里”,令人嘖嘖稱贊,回味無窮。不知何時起,年貨漸漸準備齊全,飯菜香飄滿屋子。平日里難覓蹤跡的佳肴與老媽的拿手菜一一出爐,看得人口水嘩啦嘩啦往下流,卻只能眼巴巴的瞅著——這些可得留到大年三十再度亮相。
臨近大年三十,便要進行大掃除。拖、擦、掃、摳,無事不做,家具乾坤大挪移,物品散落滿屋,累得我是哭爹喊娘卻無人應。
大年三十到了!我家四口,二大爺家三口,爺爺奶奶老倆齊聚一堂,雖比不上四世同堂的盛況,但九個人的“大”家庭也是熱火朝天。山珍海味,美味佳肴接連亮相,看得眾人目瞪口呆——看來老媽還留了一手。全家伴著窗外轟隆的禮炮,舉杯歡慶,慰問祝福,大吃大喝。撐得眾人肚子滾圓,飽嗝連天。大人們聊著天,侃著大山,而我們幾個小孩子“滋溜”一下竄到電視機前,吃著干果聊著天,準備收看春晚。時不時有大人穿梭來往,陪伴我們,總會聽到我們捧腹大笑時“驚天動地”的聲音。一家人其樂融融,熱鬧非凡,毫無睡意。眼看著時間轉(zhuǎn)瞬即逝,十一點半,全家傾巢出動,八十二歲的.爺爺穿著新買的大紅襖,已近耄耋之年的奶奶此時也戴上了新織的紅絨帽。爆竹聲中一歲除,絢麗煙火帶去了初春的寒意,轟隆綻放的煙花中夾雜著人們的歡笑。幾個孩子玩的不亦樂乎,用滋滋冒著火光的“仙女棒”寫下一行“燙金”大字:祝奶奶鼠年大吉!歲逢本命年的奶奶更是開心得合不攏嘴,直把紅包往我們手里塞。
回到家,我們幾個小孩子嚷嚷著非要守歲,一人端一壺茶水,困倦時便抿上一小口,望望窗外的煙火,看看重播的春晚,卻依舊打起了瞌睡……
大年初一,家家走朋友串親戚,互相拜年祝賀,腰包鼓鼓囊囊滿滿都是紅包。便在這問候聲中,新的一年開始了。
回憶起當年的春節(jié),不禁感慨萬千,回味無窮。
過年作文3000字左右 篇5
正月初一
嚴格地說,春節(jié)是從初一零點開始的。家長首先起床發(fā)紙,開門前先放一掛火鞭(據(jù)說怕直接開門遇到神),然后才能說話。其他人陸續(xù)起床。起床后婦女忙著煮餃子,男人在家長的帶領下進行祭拜。招遠舊時的祭拜順序是一拜天地、二拜王母娘娘、三拜灶王、四拜財神、五拜老祖,現(xiàn)在一般只拜老祖。
〔吃〕
春節(jié)的第一頓飯都是吃餃子。煮餃子時,要燃放鞭炮。為了驅(qū)除邪惡、求吉利,有的地方燒火煮餃子,要用芝麻秸,意味著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一樣節(jié)節(jié)高,日子越過越好。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余,飯后鍋內(nèi)要放上饅頭,意在有余頭。水餃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兩碗,意在希望人多興旺。吃餃子充滿了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吃到紅棗,意味著新的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勞致富;吃到栗子,意味著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長命百歲;吃到錢,就能發(fā)財。不管誰吃到其中的哪一種,大家都衷心地祝賀。
〔拜年〕
春節(jié)拜年的習俗由來已久,至今不衰。首先進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輩給長輩拜年,平輩之間互相拜年;而后進行近拜,就是給沒出五服的長輩拜年;最后是遠拜,給出了五服的長輩和親朋好友拜年。
舊時拜年要叩頭,現(xiàn)在一般只是問好。商人拜年,除了問好外,還要互相恭喜發(fā)財。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壓歲錢”。新媳婦給公婆拜年,公婆要給相當數(shù)量的“壓歲錢”。鄆城等地有“春節(jié)五更乞長”的習俗。
〔吉利話〕
春節(jié)要講吉利話是山東民俗的重要特點之一。每到年前,父母總是不厭其煩地告誡子女,說話千萬不要“走火”。即使遇到不順利的事,也要說吉利話。膠東民間最忌諱的兩件事,一是打碎了東西,絕對不能說話,要一聲不響地把打碎的東西收拾干凈,趕快把它扔到井里,路上即使遇到熟人,也不說話。據(jù)說這樣就可以消災;二是初一早晨煮餃子,非得煮破幾個不可,但不能說破了,也不能說“堆鍋里了”,而要說“掙了”。意在掙錢發(fā)財。商人之家對此最為講究,而且有意進行對話,問好了沒有?答曰好了;又問掙了沒有,答曰掙了。如此這般,大吉大利。
〔家畜〕
魯西南地區(qū)初一早上不能把雞、鴨、鵝等放出來,有的圈一天,至少也要圈半天。據(jù)說是怕它們弄臟了年,攪亂了年(因為鞭炮齊鳴,會把家禽驚得到處亂飛),其他如牛、馬、狗、貓等家畜動物,都得到優(yōu)待。即墨在初一早晨,用隔年飯喂雞,據(jù)說雞吃一粒米,就能下一個蛋;把各種食品端給狗吃,據(jù)說狗先吃的東西,必定豐收。
〔送家堂〕
萊蕪等地有初一下午送家堂的習俗。人們上墳、燒紙、鳴炮、叩頭,將祖宗送回墳塋、回家以后,把家譜收起來,春節(jié)祭祖儀式遂告結(jié)束。但是,有的地區(qū)是初二送家堂,還有的地區(qū)是在初三送家堂,各地不一。
〔忌諱〕
初一忌諱很多,各地大同小異。莒南忌推磨(年前封磨,直到初五才準用磨),忌挑水,忌掃地,忌打人罵人。臨沂則忌動針線,忌包餃子,忌吃葷,忌搗蒜。沂源初一晚上忌點燈,據(jù)說點了燈,老鼠就會泛濫成災。
正月初二
膠東地區(qū)于初二日落后送年,送年時要擺供品,焚香燒紙,鳴放鞭炮。有的在大街上擺上供桌,接連不斷地鳴放鞭炮,十分熱鬧。有的地區(qū)于初三下午送年。
臨清有初二祭財神的習俗。商人之家都供著財神的牌位,桌上擺著“錢龍”和“棗山”。祭祀時,燒香叩頭,街坊鄰居也帶著香紙,到商人家祭財神,祝賀生意興隆,主人則以酒肴招待,表示感謝。
串親是春節(jié)的一項重要活動。膠東東部和萊蕪等地于初二到岳父家串親,未婚的青年男女可以代替父母去看望外祖父和外祖母。即墨于初三或初四給岳父母拜年,但初五不能去。俗話說:“拜四不拜五,拜五死丈母”。萊西串親的.順序是“先看姑,后看舅,岳父岳母在后頭”。
岳父母家對姑爺、特別是新婚姑爺要盛情招待。萊蕪等地的酒席上除了雞、魚、肉、蛋外,一般都要擺“四頂四”,就是四個果碟、四個炒碟、四個小碗、四個大碗和四個大盤。陪客的人要輪流給姑爺敬酒。
膠東的新媳婦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串親,叫做“扎根”。據(jù)說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扎下,不會有離婚和早年喪偶之事。扎根時,外祖父、舅舅、姨媽等都要送給新媳婦壓歲錢。魯西南的新婚夫婦串親一般都在雙日,意為成雙成對,大吉大利。
舊時,臨清在正月十五以前一般不串親,俗話說:“七不走,八不挪,九走死婆婆,拐彎死老天?!背跗摺⒊醢?、初九不能串親,初十尚可,拐彎是指初十以后,直到十五,更不能串親。過了十五之后,才能串親。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山東的一些地方稱為“五馬日”,并以這一天的陰晴來占當年騾馬的吉兇,說這一天萬里晴空則騾馬興旺。
這天又稱“破五”,有些地區(qū)在初五之前婦女不能出門串親,也不準動刀尺做針線,還不準生米、生面和生菜下鍋,過了這天則不再忌諱。臨清一帶的“破五”,以家族為單位舉行送家堂的儀式。沂南也在這天撤家堂軸子,有的還吃炸糕,掃院子,據(jù)說這天掃院子不招螞蟻。
臨沂等地婦女這天不出門、不梳頭、不動針線,據(jù)說動了針線會招蝎子、蚰蜒。
這天普遍中午吃水餃,也可以吃面條,有“初五吃頓面,一畝打一石”的說法。
舊時,初五有送窮的習俗,或稱“送窮媳婦”,茌平稱為“五窮”,忌拜年,放鞭放炮謂之“趕五窮”。單縣這天通行送瘟神,為了消除病患,家家戶戶都到村頭或十字路口送瘟神。一大早就焚香燒紙,祈求瘟神遠走高飛,讓一家人康泰平安。
許多商家稱初五為財神生日,黃縣等地或稱“路頭日”,這天開門營業(yè)為開市大吉。人們鳴放鞭炮,祭祀財神,吃象征元寶的水餃,希望生意興隆,財源茂盛。這天的水餃像初一一樣,也要故意下破幾個,掌柜的在廚房外高聲問道:“伙計,元寶掙了沒有?”伙計則高聲回答:“掙了!”以此來圖個吉利。這天最忌諱說“賠”、“散”之類的話,吃大蒜不許吃蒜瓣,蒜泥要稱“義合菜”,免得犯忌。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為人日,唐代稱為“人勝節(jié)”。據(jù)說人日主人丁興旺和人身健康。黃縣、招遠等地按初七、十七、二十七分為“小人七”、“大人七”、“老人七”,中午吃面條以祝人們健康長壽。
有的地方人日還有祀神的活動。沂南在這天推磨壓碾,送天地神,鄒縣祭祀火神祝融,舉燭同社必至,謂之“守駕”。單縣、鄆城這天送火神。
人日這天,臨清、濟南等地忌諱婦女做針線。據(jù)說:“人日做針線,專扎婆婆眼?!眴慰h早晨吃餃子,現(xiàn)包現(xiàn)吃,叫做“捏老鼠嘴”,晚上不能點燈,據(jù)說是讓老鼠娶媳婦,不要危害百姓。
正月初八
正月初八為谷日。魯南地區(qū)又稱此日為“轉(zhuǎn)八日”,簡稱“轉(zhuǎn)八”。這天沂水家家戶戶吃面條,取“搟面軸子轉(zhuǎn)一轉(zhuǎn),一畝地里打一石”之意,祝愿新的一年谷物豐收。沂南則完全相反,轉(zhuǎn)八日是忌轉(zhuǎn)的,紡車、碾磨等所有能轉(zhuǎn)的工具,這天都要停轉(zhuǎn)。博興等地以谷日陰晴占豐歉。有的地方則謂八日晴,宜谷。
正月初十
正月初十,傳說是石頭生日。這天不準搬動石頭,也不準搬動碾、磨、石臼、捶布石等石制器物,恐怕因此傷害了當年的莊稼。
昌濰地區(qū)有的在這天焚香燒紙祭拜石頭神。鄄城有抬石頭神的習俗。鄆城也有類似習俗。鄒縣等地十日作脯,謂之“納?!?。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又稱燈節(jié)。
民間傳說,元宵節(jié)的燈光,是吉祥之光,能驅(qū)妖避邪除百病。所以人們往往端著燈互相照照臉龐,還要照一照屋內(nèi)屋外的各個角落。
山東花燈的種類繁多,各有特色。面燈和蘿卜燈的農(nóng)家氣息比較濃厚,而彩燈的都市特點比較突出。舊時,膠東、魯中和魯西南地區(qū)習慣用豆面和玉米面做成十二生肖燈,做工細致、形象逼真。十二生肖燈的寓意在于消除病災,使人丁興旺。此外還有代表十二個月的月燈。月燈的寓意在于祈禱該月收獲的農(nóng)作物、水果和蔬菜取得豐收。面燈一般擺在床頭、窗臺、門砧和桌子上。
滕州一帶的蘿卜燈別具一格。過去,德州舉行燈會,彩燈的花樣繁多,有內(nèi)容連貫的套燈,有形態(tài)各異的散燈,有端莊華麗的牌坊燈,還有變幻莫測的盒子燈。曹縣有一種特別精致的彩燈,叫雪花燈。據(jù)說需要一個能工巧匠的經(jīng)年之功才能制成。
博興農(nóng)村的元宵節(jié)有照燈的習俗。男孩子提著燈,圍著棗樹轉(zhuǎn)六圈,同時把“嘟佬嘟佬,開花結(jié)棗”的口訣念六遍(傳說嘟佬是主管棗樹的老公公)。據(jù)說照了棗樹,棗子就能得豐收。
費縣玉皇廟會在元宵節(jié)這天舉行“送駕”儀式。滕州一帶元宵節(jié)“打花”更是令人傾倒。鄄城的姑娘們在元宵這天制作花樹和花姑娘,意在希望棉花取得豐收。
個別地方婦女有“看了娘家燈,要死老公公”的忌諱,有的地方新媳婦則必須回娘家去躲燈。
過年作文3000字左右 篇6
除夕,是農(nóng)歷的歲末,也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這一天,街上張燈結(jié)彩,家里也熱鬧非凡,孩子們玩得開心,家中的大人也要做家務準備晚上的年夜飯。
除夕的晚餐,人們闔家團聚,圍坐在餐座前,吃著可口的飯菜,聊著舊一年發(fā)生的事,以及對新一年的期望。年夜飯總會是象征著吉祥如意,歲歲興旺。菜肴中必有雞肉,魚,香菇,冬筍……它們都象征著和氣生財,團團圓圓。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是迷信,但這也是父母對兒孫的期望,他們希望來年的今天大家還能這樣快樂地圍坐在桌前,談天說地,盡訴心聲。
吃完年夜飯,大家不會像以往那樣各自回家。,而是聚在一起,坐在電視機前看那“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春晚的歌曲讓人們的心為之一顫,春晚的`小品讓人們捧腹大笑,春晚的舞蹈讓人們躍躍欲試。當春晚開始倒計時,伴隨著鞭炮聲,新年的鐘聲敲響,天空的上方已開滿了“花”,長輩也要給晚輩壓歲錢,以示讓晚輩在新的一年里事事順利,身體健康。
過來除夕,就是熱鬧無比的春節(jié)了。從這天開始,家家戶戶開始走親訪友,今天到你家去,明天到我家來,到處是一片喜慶洋洋的景象。之后的幾天,家里總會陸陸續(xù)續(xù)有客人來。父母總是會為我們穿上新衣,拿出好菜來招待客人。正月的這幾天,父母總會告誡我們不許說不吉利的話,所以有客人來了,孩子們總會挑吉利的話陪客人聊天。
快樂的日子總會過得很快,一眨眼就到了元宵節(jié)。這一天,早晨要吃湯圓,吃完湯圓,家長就會帶著孩子們?nèi)タ礋魰?,猜燈謎。這時孩子們手上總會有一些平時父母不讓買的小玩意,春節(jié)也就在元宵這一天結(jié)束了。
春節(jié)總是這么熱鬧,孩子歡喜,大人們忙亂。
過年作文3000字左右 篇7
春節(jié),使我們國家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每家每戶都期盼著春節(jié)的到來。
這樣,每家每戶都要團聚在一起吃飯,聊天……我的家鄉(xiāng)在南方,風俗和北方的不一樣。除夕夜那天早晨,我們?nèi)伊璩?,3點都爬起來,先是在一起聊了一會兒,然后人到齊了,時間到了,我們開始輪著燒香,拜佛,因為以前我比較小,所以一直跪著磕頭,有的時候,夸張一點,還會把頭磕腫。
現(xiàn)在長大了,明白這種事情是不能開玩笑的。天稍微亮一點,我便聽見了四周鄰居們放鞭炮,點煙花的聲音了,我便問:“我們家什么時候才開始放煙花???”叔叔說:“別著急,現(xiàn)在正在放鞭炮,一會就點?!贝蟾胚^了3分鐘左右,我便看見爺爺跑過去點鞭炮,“噼里啪啦,啪啪啪……”地響著,除舊迎新,人人開心啊!結(jié)束了,我們跑到被窩里睡覺了,7點了,我們開始去串客了。在這一年里,我最喜歡串客了,為什么呢?有的人甚至認為那樣很累,厭惡去串客,但我就是喜歡。
因為這樣我還可以賺上一筆(就是因為這樣,我才有了“財迷”的稱號)到了晚上,一家人早早的.就到飯廳里去了,一進飯廳,我就聞到了飯香(因為太餓了,所以有點夸張),大家都并排等著,等著飯菜上桌。但是,我還是比較慘!為什么呢?因為我是家里的老大(孩子里)所以,即使飯菜上桌,我也要最后吃。
但值得高興的是,吃完飯后,我們排著隊領壓歲錢……這就是我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你們呢?
以上就是《過年作文3000字左右》的全部內(nèi)容,想了解更多內(nèi)容,請點擊過年作文左右查看或關注本網(wǎng)站內(nèi)容更新,感謝您的關注!
過年作文左右相關推薦
更多>-
過年作文200字左右 過年作文200字左右 篇1除夕的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一邊包餃子,一邊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可熱鬧了!爸爸和媽媽包餃子。爸爸搟的面皮是中間厚邊緣薄,都快趕上機器操作手了。媽媽的手又快又巧,一會兒就包了許多各種各樣的餃子。最吸引我的是小魚樣餃子,我問媽媽,“這個代表著什么呀”?媽媽說:“這個代...
-
過年作文400字左右優(yōu)秀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jié)的作文4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過年作文400字左右優(yōu)秀作文 篇1等啊等,盼啊盼,終于盼到了春節(jié),每年春節(jié)都是我最開心的時候...
- 過年作文200字左右初一10-02
- 過年的作文800字左右高中12-18
- 感恩作文3000字左右(優(yōu)質(zhì)十篇)10-10
- 過年作文800字左右(通用9篇)10-17
- 過年日記500字左右12-22
- 過年日記20字左右12-20
- 過年的作文400字左右(集合7篇)11-08
- 過年的作文200字左右(必備10篇)01-01
小暑文案短句(實用22句)01-03
- 過年作文3000字左右(優(yōu)選12篇)01-03
- 過年作文3000字左右01-03
- 雷鋒心得體會200字日記(熱門5篇)01-03
- 2025中班手工折紙教案(范例9篇)01-03
- 過年四年級400字作文(優(yōu)質(zhì)7篇)01-03
- 聯(lián)通渠道經(jīng)理工作總結(jié)(精品7篇)01-03
- 畜牧獸醫(yī)個人述職報告(匯編八篇)01-03
- 名勝古跡觀后感(推薦5篇)01-03
- 小學二年級優(yōu)秀作文01-03
- 2025書香班級發(fā)言稿(系列12篇)01-03
- 過年作文3000字左右01-03
- 過年作文450字左右六年級12-28
- 過年作文400字左右優(yōu)秀作文11-17
- 過年作文200字左右初一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