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
拉貝日記讀后感
拉貝日記讀后感。
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所以在寫的時候老師們就要花點時間咯。老師在寫了教案課件后,也能讓老師很好去總結和反思。那老師在寫教案課件的時候要注意什么?為滿足你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拉貝日記讀后感”,更多信息請繼續(xù)關注我們的網站。
拉貝日記讀后感 篇1
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剛建立的時候,我就參觀過,當時給滿屋子的骨頭和血肉模糊的照片給嚇倒了,沒敢多看就逃了出來,仍清晰地記得那面墻上的幾個大字——遇難者 遭難者 victims 300 000!!!
在南京讀書的日子,每年的12月13日都可以聽到那長鳴的防空警報,在那一刻,仿佛聽到了死難的同胞們的悲凄。一直以來關注這段歷史也關注國際上對這事的反響。值得慶幸的是,這段歷史被越來越多的人熟悉和了解。
《拉貝日記》、《南京南京》、紀錄片《南京》(NANKING)以及紀錄片《南京大屠殺》都是反映南京大屠殺歷史的寫實類影片,看了之后都讓人心靈震撼。從時間上來說,紀錄片《南京大屠殺》(張純如)最老,也最不具備電影拍攝技巧,僅從影片觀賞角度來看算是最不好看,但是卻最寫實,大量的真實歷史的鏡頭記錄下了真實的那段歷史。紀錄片《南京》(NANKING)是從國外友人的口述歷史視角,紀錄和描述那段歷史,整個片子試圖還原當時事件的原貌,加上美國佬的電影手法和效果比張純如的《南京大屠殺》有了質的提高,看過之后讓人悲憤不已?!赌暇┠暇犯嗟氖侵苯用鑼懸惶幪幯芰艿臍⒙竞腿毡竟碜拥臍埍?,以及偶爾用那不純熟的心理描述技巧為那并不存在的所謂個別日本軍人的良心追魂,我斗膽問陸川一句:日本鬼子會自殺嗎?拉貝會向中國人下跪?你會選人嗎——用個喜劇演員來演這么嚴肅的電影!(我不是說范偉演得不好)?!独惾沼洝穭t從拉貝的視角記錄了南京大屠殺的史實,導演的目的就是想效顰《辛德勒的名單》?!赌暇┠暇分械娜宋锔哂蟹柣?,《拉貝日記》中的人物刻畫得更具有個性?!赌暇┠暇分械墓适虑楣?jié)大部分虛構,《拉貝日記》則真實記錄了百人斬等事件。
《拉貝日記》中有幾句話讓人印象深刻:能容下10萬中國人的地方,肯定容得下20萬中國人!(這是拉貝對中國人的理解,在某人說國際安全區(qū)只能容納10萬難民的時候);Hitler has only one ball!(中文字幕翻譯得很隱晦很和諧,說希特勒膽子很小,當然英文也有這一層意思,這是拉貝無聊時和威爾遜醫(yī)生一起唱的歌)。
拉貝日記讀后感 篇2
不忘歷史,砥礪前行
——觀電影《拉貝日記》有感
南京大學2011級第二黨支部劉睿清
2014年12月13號,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我參加了南京大學醫(yī)學院2011級第二黨支部組織的以“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為主題的黨日活動。活動的主要內容就是**電影《拉貝日記》。這部電影我之前確有耳聞,也粗略地草草看過,今天正值南京大**七十七周年紀念日,山川寂寥,舉國同哀,在這樣的氛圍下再次**這部電影,我的思考和感觸便與以往不同,更有一番不一樣的色彩和意義了。
《拉貝日記》取材于德國人拉貝撰寫的《拉貝日記》,以親歷者的角度再現了南京大**期間,身為西門子公司中國區(qū)負責人的拉貝先生帶領一批國際友人建立“國際安全區(qū)”、挽救二十萬中國人的故事。拉貝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的辛德勒”。辛德勒是一位人道主義英雄,二戰(zhàn)期間在納粹的國的恐怖下拯救了1200名猶太人。
拉貝較之辛德勒,我個人以為有過之而無不及,應當說辛德勒是歐洲的“拉貝先生”。
作為一名早期參加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的納粹元老,拉貝事業(yè)有成、家庭美滿,完全可以堅持自己的政治立場置身事外,早早地離開一片瘡痍、危機四伏的南京城,但他沒有這樣做,如他所說“我無法忍受那么多無辜的生命被**”。拉貝先生是一位身材豐滿、有血有肉的立體老人。一方面,他會因為工作失誤而生中國員工的氣,另一方面,他也會不愿意在南京生活多年,不愿意愛中國員工和他辛勤的事業(yè)。而正是這樣一個看似普通的德國商人在“利”與“義”的抉擇上,“善”與“惡”的交鋒中,拉貝毅然選擇了“義”,選擇了以自己的名譽、信仰甚至家庭來照亮人道主義的光輝,代表著人類“善”的光明一面勇敢的和沒有人性的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譜寫了一曲生命的贊歌,這一點非辛德勒所能及。
**《拉貝日記》,我對拉貝的認識隨著影片的展開逐漸細化加深,對他的敬意也層層疊疊越筑越高。一個平凡的人一件不平凡的事,影片結尾許多被拉貝挽救的中國老百姓團團地圍著他們的“活菩薩”——拉貝先生,像剛從惡魔那里逃出獲得了第二次的生命,人人的臉上是大難幸存后的欣然,是對這位“中國人民的英雄”的無限感激。
拉貝先生是一個非凡的小人物,在偉大的時代有著驚人的成就。作為中國共產黨人,我們要有唯物史觀,要通過人物來反思歷史,這也是我們黨日活動的主要目的。2014年2月2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確定南京大學**周年紀念日(12月13日)為全國公眾紀念日。今天,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來到南京,在全國南京大學遇難者公祭儀式上發(fā)表重要講話。
在他的演講中,拉貝先生作為一名拯救了數十萬中國民眾的國際友人被提及,中國人民不會忘記那些幫助過自己的人,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將人道主義的光輝延續(xù)發(fā)揚,而中國人民更不會忘記自己曾經所遭受過的苦難。今天的中國已經不再是那個受人**、毫無尊嚴的東方睡獅,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辱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中國人民正意氣風發(fā)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我曾翻看過《拉貝日記》的原著,它的扉頁上十分痛心地寫道“令人遺憾的是日本**現在并不承認在南京的暴行”,中國的譯本將“日本**”改為“日本右翼分子”,這是考慮到中日兩國的和平外交關系。巧妙的否認不會改變歷史。歷史不會被遺忘。中國人民熱愛和平,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fā)展道路。任何破壞和平、阻礙中國和平崛起的行為,最終都將以失敗告終。
不忘歷史,砥礪前行,我們還在路上。
拉貝日記讀后感 篇3
事實就是事實,不承認不代表不存在——觀《拉貝日記》有感
初看《拉貝日記》是在高三那年,一個周末的午后。加試歷史的我,閑暇時刻的愛好就是上網搜羅關于歷史的影片,從中或多或少能夠感受到歷史那數不盡的滄桑和道不盡的對錯。
時值建黨90周年,再次溫習這部影片,讓我又一次受到了靈魂的震撼。也許,你會覺得突兀,一本外國人寫的日記能解釋什么?這說明南京大十字軍是不爭的事實,也是日本人在中國燒殺搶掠的證據。
由于影片內容的特殊性,在上映前引起了軒然大波,甚至成為日本的禁播對象??梢姡鼘τ跉v史描寫的客觀性具有相當的客信度。
影片中提到了慘無人道的百人斬事件,泯滅人性的***事件,體現了強有力的控訴力量。
我想在這里沒有必要過多地介紹本片的內容,對于這段飽含這血與淚的辛酸歷程,只要是身為一個中國人都略知一二。南京大**不管日本承不承認都是不爭的事實、是中國人抹不去的傷痛。
此時,我不禁想到,九一八事變前,中國還處在國共矛盾時期,在中國尚未遭受大規(guī)模侵略的背景下,內戰(zhàn)還在繼續(xù)。而在東三省淪陷,外敵壓迫空前嚴重的時候,蔣介石還是只顧個人恩怨,決然提出“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放任日本軍隊占領我們的土地,欺凌我們的人民,實在是令人無法接受。如果不是西安事變,中國共產黨將著眼大局,拋開個人恩怨得失,積極尋求合作,形成全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我們怎能指望只關心自己利益的蔣介石打贏抗日戰(zhàn)爭呢?
更重要的是,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在抗日戰(zhàn)爭后用小米和步槍贏得解放戰(zhàn)爭,不僅是通過戰(zhàn)略戰(zhàn)術,更重要的是人民的支持。民心所向是戰(zhàn)爭勝利的巨大推動力。
從“攘外”到“安內”再到建國,中國共產黨一路走得曲曲折折,充滿艱辛,也曾出現過*****,三面紅旗這樣的錯誤;但是,它總體上是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的,人民確實富裕了,國家確實強盛了,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明顯提高了?!@也是不爭的事實。
一個黨派,一種政策,到底好不好,關鍵是看它對社會的發(fā)展是不是起推動作用。也許我們的社會正有這樣那樣的矛盾存在,但只要能用心去解決,就會看到“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這一真理!
拉貝日記讀后感 篇4
看一部好片
影視名稱:拉貝日記
觀后感:
1937年12月13日,這是一個凡是中國人都不會遺忘的日子,它是一道烙進了所有中國人心里的疤痕,它時常提醒我們的痛,我們的屈辱。因為在這一天之后的長達六個多星期,侵華日軍在被攻陷后的南京,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搶掠、**等。在過去的六個星期里,我們失去了三十多萬中國同胞,燒毀了南京的三分之一。
《拉貝日記》從一個德國人——拉貝的視角,揭露了他們這一惡行。他是西門子在德國的一家中國分公司的負責人。1937年,當中國的城市陷入動亂時,他親眼目睹了日軍進入南京后的不人道叛亂。
他不顧讓他立刻回國的命令,聯(lián)合了十幾位外國傳教士、醫(yī)生等一起建立了“南京國際安全區(qū)”,前后拯救了近20萬中國子民。在這期間,他的妻子差點被殺,他冒著與日本人發(fā)生許多沖突的危險。最后,當大使們返回南京時,日本不得不承認安全區(qū),拉貝也被淹沒在德國。
這部影片因沒有真實反映日本南京大學的罪行而受到譴責。然而,大多數人給予了更高的評價,并為德國人感動和鼓掌。
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拉貝的司機被日本人殺害后,日本提出讓他在眾多的中國戰(zhàn)俘里選20個出來賠償他,他走在人群中,面對著一雙雙渴望活下去的眼睛,然后選擇誰活,那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我想除了他本人,其它任何人永遠也無法體會到的。所以除了指責日本人的滔天罪行外,我認為出生在這個和平的時代,我們太幸福了,但是我們越來越不珍惜自己的生命,面臨著一點找生活的困難。
與那些為了維持更多生命而犧牲的人相比,我們怎么能這樣!人生太容易得到,太容易失去,何不更加珍惜呢?有句話說得好“有勇氣去死,竟然沒有勇氣活著”,是的,生命可貴啊。
另外,電影中講述到由于安全區(qū)中人超過了預計的人數,食物成為了難題,錢也是一個問題。而拉貝在這個時候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偷偷地將它們放在了教堂的神壇上。圣誕節(jié),他一個接一個地把錢作為禮物送給安全地區(qū)的人們。
錢,作為禮物,在現在似乎是很稀疏平常的事,我一向覺得那很俗,同時也偏激地將它們與腐敗等聯(lián)系在一起。然而,在這里,我深受感動,不是說有多少錢,而是愛,人道主義精神和無私。
在影片的最后,安全區(qū)被識別出來。當拉貝被潛回德國時,得到幫助的中國人懷著感激之情擁抱他,并呼喚他的名字。最后,他和妻子相見相擁,讓我們喜極而泣。不過拉貝回到德國,因涉嫌與中國人勾結串通而被拘捕,并禁止他說出在中國的見聞,留下的日記等都被沒收。二戰(zhàn)后后,要求放棄納粹黨級一度被拒絕,最終于1950年,在被人遺忘和窮困潦倒的情況下死于柏林。
多年后他的日記才被公諸于眾。
直至今日,日本右翼勢力仍然試圖否認“南京大**”,不過歷史不會忘,人民不會忘,也感謝拉貝先生的日記的佐證。我想,拉貝先生或許曾經在被人遺忘的情況下死去,但是今后,不管多少年過去,他都將被銘刻在中國感謝的史冊上,永不會褪去。
《拉貝日記》給了我們太多的思考,愛,人道主義,生命,貢獻……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明白那句永恒的話“落后就要挨打”,我們要發(fā)憤圖強,振興中華,不能只依靠別人,把希望全寄托于他人,屈辱我們會銘記,同樣我們會以更加全新的面貌向世界證明,我們中國不會倒,我們會以我們自己的力量立于世界之林。
拉貝日記讀后感 篇5
《拉貝日記》的鏡頭對準了一個人物,他就是在南京大屠殺期間建立國際安全區(qū),保護了25萬普通百姓的德國人約翰·拉貝。關于南京大屠殺的影視作品并不多,而且各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多年來國內都有一種聲音,呼喚能有一部既真實反映史實又能為全球觀眾所理解的電影作品出現,并為此給出了一個參照的榜樣——斯皮爾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單》。這部被譽為“作為電影史上永恒的光輝而存在”的經典電影,講述了二戰(zhàn)期間德國企業(yè)家奧斯卡·辛德勒保護1200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歷史事件。
《拉貝日記》在德國上映時引起強烈反響,人們不是在技術層面討論電影的好壞,而是驚訝于通過拉貝知道了歷史上有南京大屠殺這一慘絕人寰的事件——《拉貝日記》實現了它最本真的愿望。在世界電影潮流傾注重表現人性和進行歷史反思時,曾拯救過數十萬生命的拉貝,被再次用來拯救現代人所具備的共同病癥——麻木與遺忘。
《拉貝日記》帶有傳記片色彩,但在故事性和細節(jié)營造上,通過一些好萊塢式的表達方式,塑造出一個可信、可愛、可敬的豐滿人物形象,因此,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個高大全的、被偶像化的拉貝,而是一個有著諸如脆弱、躲避等人性弱點的拉貝。送夫人逃離南京、被國際安全區(qū)管理委員會舉手選為主席、與醫(yī)生威爾遜之間的口舌之爭……這些情節(jié)的設置,或悲傷、或戲謔、或幽默,在緩和影片沉重氣氛、增加影片觀賞性的同時,也為拉貝從猶豫不決到堅定信念的心理轉換過程,作了巧妙中的鋪墊。各國大使和媒體就要乘船回到南京,拉貝在日軍要摧毀安全區(qū)的危急時刻,帶領同事站在了日軍的槍口前面,影片用這緊張的一幕將拉貝定格為正義的化身,其英雄形象也煥然而生。
《拉貝日記》中也有救贖主題,良心受到撼動的日本軍官,在知道日軍將要摧毀安全區(qū)的時候,將消息通報給了拉貝。許是篇幅和電影重點并不在此的原因,電影中日本軍官的身份十分含糊,其“告密”誘因并沒有展開講述,因此救贖主題在電影中只起到了點綴作用。
《拉貝日記》是一部有關紀念的電影,它最重要的使命是喚起更多人對那段悲劇的關注,紀念在大屠殺中死去的同胞,紀念那些曾經在艱難時刻幫助過我們的人。但在表現人性真實和反思戰(zhàn)爭殘酷方面,救贖在藝術感染力上,有著不同的力量,只是,在目前日本右翼勢力還在否定南京大屠殺、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對此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想以救贖的角度拍攝南京大屠殺,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還需要時間慢慢將罪惡洗滌,等待沉睡良知的蘇醒。
拉貝日記讀后感 篇6
之前在近代史課上看了這部電影的一些片段后感覺這部電影很值得一看,所以今天抽空一口氣看完了,看完后感受頗多啊。我認為每一個看過這部電影的中國人都應該非常悲傷和憤怒。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都應該牢記南京大學的悲慘歷史和屈辱教訓。
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的日記記錄拍攝的。它見證了南京大學的全過程,證實了南京大學的真實存在,也證實了日本在南京犯下的不可饒恕的罪行。但是,日本至今仍然不承認南京大**的事實,實在是太厚顏無恥了。但是有位學者曾說過:
“別國的人可以忘記南京大**,但是我們中國人不能忘記。”這句話說的特別有理,所以,我們更要牢記這個歷史的恥辱。
看了《拉貝日記》后,我感覺約翰·拉貝的日記能夠被公諸于世確實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其實,我們更要感謝當時不顧生命的安危努力保護了我們中國二十萬同胞生命的拉貝先生及其朋友們??催^這部電影的人都應該知道,拉貝是一個在南京生活多年的德國人。他是一家發(fā)電廠的主席和納粹黨的成員。本來拉貝是即將退休回國的,但是就在他要走的時候,日本開始了對南京的轟炸,出于當時金陵女子大學的校長杜普雷的提議,效仿上海,在南京建立安全區(qū)營救中國百姓,最終拉貝當選了安全委員會的主席留在了南京,威爾遜醫(yī)生當選為副主席,開始了整個安全區(qū)的安全和食物服務。
在整個電影中,給我感觸較深的片段之一是在日本軍機在轟炸工廠的員工時,拉貝果斷的命令把工廠的大門打開放他們進來,并且果斷的拿出了納粹黨的黨旗,讓中國員工躲在黨旗下,最終日本軍機放棄了轟炸,為此拉貝拯救了那些中國人民的生命,看完了那個驚心動魄的片段,人們安全了,我的心里也些許感到了欣慰。從拉貝放那些員工進入工廠的行為,以及用黨旗來躲過日機的轟炸,可以讓我們感到拉貝是一個有正義感的人,有憐憫之心,內心善良,急中生智的一個好老板,拉貝這個行為足以讓人感動。第二,日本軍官中國比賽的片段讓人憤怒。
當時我就想人們?yōu)槭裁床环纯?,既然都是死為什么不死的有骨氣一點,更讓人氣憤的是殘忍的日本軍人,燒殺搶略,**。他們的行為及其殘忍,罪行滔天。這也讓我想起了當時我們國家的落后和懦弱,我只能望著天空嘆息。
但這一課也讓我們明白了一個殘酷的事實。只有我們堅強了,才能不被別人欺負。所以現在我們的中國發(fā)展很快,大國崛起的夢想很快就會實現。另一個片段是,拉貝去救他的**司機張,但后來,張被殺了。拉貝要求日軍利用**的20名中國人進行賠償,特別是拉貝挑選這20人的過程,也讓人感到悲痛欲絕。心痛的是這么多的中國同胞被殘忍的殺害,悲傷的是選人時的悲傷,難以選擇,恨的是日軍的殘暴,喪盡天良。
這也提醒我,感些像拉貝這樣的好心人,他們不顧一切地幫助安全區(qū),沒有他們,南京大學不可能有30萬人被殘忍殺害,可能有50萬甚至60萬人。
總之,看完這部電影,我對南京大學有了更深的了解。其實,有些感情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即使是用文字來描述,我想有時候也很難表達我們內心的悲傷和憤怒。我也建議那些沒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可以看看。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應該牢記歷史的恥辱,努力學習,努力工作,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總有一天,我們會讓日本低頭承認歷史和錯誤。同時我們也要記住這句話:“如過我們連自己都忘記了自己的歷史,別人更不會記住你的歷史?!?/p>
拉貝日記讀后感 篇7
我不會因為一部電影的平庸而否認拉貝的偉大,而同樣我也不會拉貝的偉大而卻去承認一部平庸的電影。雖然《拉貝日記》在德國獲得大獎,但這并不代表這是一部表現南京大屠殺的好電影?!独惾沼洝方o我?guī)淼氖隽宋业念A期,在這部影片里我根本沒有得到應有的震撼,甚至沒有什么感動。這部拍給西方人看的“拉貝小傳”雖然也只有兩個小時的片長,卻讓我感到是如此冗長,我不知道在影片的播放過程中看了多少次時間,《拉貝日記》“循規(guī)蹈矩”到沒有任何驚喜,甚至沒有一個高潮點來引發(fā)觀眾的共鳴,影片如同流水賬一樣,平庸到沒有讓人想重看一遍的欲望,而在走出影片后,腦海里那剛剛看過的影像也正立刻慢慢消散,《拉貝日記》給我便是這樣一種極度模糊的印象。
說到刻畫那場浩劫中真正的主角中國人,我就不能不提到《南京!南京!》。導演陸川在接受楊瀾時采說道,那一個個特寫的中國人的臉龐是他照著真實的照片盡量尋找長相相似的群眾演員來化妝扮演,而這便使《南京!南京!》里那一張張茫然、無助卻帶著點剛毅的臉龐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在《拉貝日記》中,導演羅瑞·加侖伯格卻依然采用了一種最為平庸的手法來塑造中國人。只有在拉貝選擇那20名士兵時,鏡頭了給了那些士兵一些鏡頭特寫之外,在大部分的時間里,中國人已經完全淪落為了這部影片中的道具。除了張靜初這個所謂的主演和拉貝先生的司機之外,我?guī)缀跸氩黄痣娪爸杏心膹堊屛译y忘的中國臉龐。
當影片中的中國人無法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之后,影片中浩劫給人所帶來的震撼則要打上一個大大的折扣。或者說,《拉貝日記》的故事核心是完全轉移到了拉貝此人身上,因此甚至可以說這場浩劫中在《拉貝日記》中已經完全成了成就影片中那個拉貝的光輝形象的一個活動的背景板。
而同樣的問題也在屠殺橋段中可以看到。在預告片中被大肆渲染的“多米諾骨牌屠殺”橋段則是我在影片中看到最為難受的橋段之一。但這并不是因為屠殺的殘忍,而是對該橋段中所表現出的造作感到難受。在橋段中,那些中國士兵已經完全徹底地被道具化,在機槍掃過之時,居然沒有一絲要躲避反抗的意思,完全按照導演的意思在特定的時間并以相同的姿勢倒下,毫無生命的道具也不過如此了。
當有的電影試圖還原那張浩劫中的每張臉,而有的電影卻用粗糙的大筆將中國人一筆畫過?!独惾沼洝分械闹袊硕荚谀弥酃鉄簦徊贿^他們都站在聚光燈的背后,光芒全部落在了電影中的拉貝身上。由此不得不說,有時比比,才知道哪部影片更有誠意。
陸川在將五個小時的電影剪到了兩個小時之后,原本劇本中存在著三角戀劇情被完全刪除,以至于我們在現在公映的《南京!南京!》里完全看不到有幾個角色之間原本存在的感情糾葛。
事實證明,刪除比保留更加困難。
誠然,加入幾個主角的感情糾葛后,會讓影片顯得更商業(yè)更吸引觀眾一點,然而這必須要看是什么影片。將這種無謂的感情戲摻雜在以南京大屠殺為題材的影片中,便怎么看怎么讓人覺得膩味。商女不知亡國恨,老外不知屠城痛。南京大屠殺這場浩劫對金發(fā)碧眼的外國人眼中似乎仍然太過遙遠,從他們徹底將中國人淪落為一個個只會呼吸的道具可以看出,他們似乎還遠遠沒有了解到這場浩劫給中國人帶來那種難以抹滅的痛,而是在用一種純國外的思維來打量這場浩劫,因此他們更關注這場浩劫上的外國人,對發(fā)生在這場浩劫上的莫須有的異國戀則更加有興趣點。這是一種理所當然的慣性思維態(tài)度甚至是霸道不負責任的,這不禁讓我對《拉貝日記》的誠意表示懷疑。因為在影片中將張靜初的愛情戲份刪除,對影片的劇情幾乎沒有任何影響,相反會讓劇情更加緊湊點。而偏偏就是這對表現影片主題毫無幫助且和歷史完全無關的惡俗劇情,在影片中以“戰(zhàn)場中的浪漫”的名義肆無忌憚地游蕩在血和尸體之上。
而影片中的惡俗之處遠不止這一處。
我不明白外國人是否真的能理解在這場浩劫中出現所謂的歡呼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劫后余生固然可喜,但遠遠不會達到影片中那樣歡呼雀躍的程度。這種將人從死亡線上拉回的激動更多的是一種悲樂,而不是影片中那種沒心沒肺的狂歡。然熱這種歡呼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影片中出現。而最讓人難以忍受的便是最后拉貝離開南京的橋段,且不論這場戲是否符合史實,單單那些那些衣冠鮮亮的且滿臉紅光的群眾演員,就讓我難以感受到他們剛剛經歷過一場死掉無數中國人且缺乏充足食物的浩劫。無論拉貝拯救了多少人,但在這場死了30萬人的浩劫中,任何的歡呼都是刺耳的。至此,這部影片中的中國人已經完全成為襯托拉貝光輝形象的元素了。
《拉貝日記》的結尾,必然成為最惡俗的橋段之一。
“毫無亮點,平庸到底”——這八個字就是我對《拉貝日記》最直接的印象。這是一部無論從尊重史實的程度上還是從一些虛構的劇情上來看,都有著太多太多瑕疵的影片。這部耗資萬美元的“大片”,空有還原歷史的想法,卻缺乏還原歷史或者是傳達真相的能力。對浩劫缺乏足夠尊敬的描述,而影片里和日軍的交涉以及安全團內部的矛盾這些本可展開的劇情又淺嘗輒止。這部平庸到極點的影片甚至比不上好萊塢標準流水線的作品,至于比肩《辛德勒名單》那更是天方夜譚。雖然影片中的演員都有著出色的演出,尤其是扮演香宮鳩彥的香川照之更是令人尊敬。如果沒有這些演員,那么這部影片甚至連平庸都談不上。
拉貝是偉大的,但這部《拉貝日記》卻離偉大有著太過遙遠的距離。
拉貝日記讀后感 篇8
作為一名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一直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和寫作能力。為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學校每年都會組織中小學生閱讀活動,其中包括了六年級學生讀后感的撰寫。最近,我有幸閱讀了一篇學生的讀后感,標題為《拉貝日記》觀后感十六。通過閱讀這篇讀后感,我深感這個孩子在閱讀、思考和寫作能力方面的進步。
這篇讀后感首先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是內容的詳細和全面。在文章中,這位學生不僅描述了《拉貝日記》這本書的故事情節(jié),還對書中的主要角色以及書中涉及的歷史事件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通過個人的理解和觀點,這位學生展示了對書中主題的理解和感悟。不僅如此,這篇讀后感還包含了一些引用和解釋書中的經典語句的部分。我非常欣賞學生對書中細節(jié)的把握和對作者意圖的揣摩。
除了內容的豐富外,這篇讀后感還展現了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高。在文章中,學生運用了各種修辭手法和文學技巧,例如比喻、對比和夸張等,使得文章更加生動有趣。學生還用了一些連詞和過渡詞來連接段落,使得文章在邏輯和結構上更加連貫。這種寫作的成熟度和技巧性表明學生在寫作方面的努力和進步。通過這篇讀后感,我可以看到學生對于文學作品理解和表達能力的提高,這對于他們的個人發(fā)展和學業(yè)成功都非常重要。
除了內容和寫作能力的進步,這篇讀后感還展示了學生對于書中主題的深刻思考。在讀后感的結尾處,學生談到了人性和責任的問題。他提出了一些問題,例如為什么人們會對不公正的事情選擇保持沉默,以及如何能夠在困境中堅守自己的原則。這些問題不僅反映了學生對書中故事的思考,還展示了他對于生命和價值觀的探索。這種深刻思考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將有助于學生在未來的成長和發(fā)展中更好地理解和應對社會中的各種問題。
小編認為,這篇讀后感展示了這位六年級學生在閱讀、寫作和思考能力方面的顯著進步。他能夠詳細地描述書中的情節(jié)和角色,運用各種文學技巧和修辭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動有趣,并且對于書中主題進行了深刻思考。這些進步不僅展示了學生的個人成長和學業(yè)發(fā)展,也證明了學校教育的有效性和學生努力的體現。希望這樣的進步能夠繼續(xù)激勵學生們對于閱讀的熱愛和對于寫作的投入,為他們的未來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拉貝日記讀后感 篇9
勇氣星期五晚上,學院組織了一次紅色活動。我很高興能代表我的班,應教機電工程131班,來看完16404**部電影。在我去404教室之前,我不知道今晚要看的電影的名字。我暗自揣測,但沒有成功。當我最后來到教室后,看到了黑板上寫著的《拉貝日記》四個大字時,腦子里仍然沒有對今晚的電影很好的一個定義。
6點半的時候,有位負責組織的同學上去簡單介紹影片。當我聽到從他嘴里說出的五個字——南京大**,那個瞬間,覺得冬日的涼意瞬間侵入了我的五臟六腑,即使我的后背還留著剛剛奔跑而來時的熱汗,我突然后悔,好想逃離這個教室。無奈教室的出入口都有負責的同學把守,我只得繼續(xù)坐在位子上,面對即將而來的“影片”。
為什么我會這樣呢?不是我不想看。我愿意接受它的教育意義。只是,我從小就很難接受看到日軍侵華時犯罪的那個場面,小時候看過為數不多的抗日影片至今都在我腦海里盤旋不散。
記憶尤為深刻的,是日軍殘忍的把剛出生時的嬰兒放在磨盤上……每次想到就心酸。因此,個人是個在這方面及其敏感的人。
當時我都想好了,萬一電影放到這些場面,我就閉上眼睛捂住耳朵好了,我也確實這么做了,在第一次一千多名中國士兵俘虜站成一排被卡車上的沖鋒槍射殺時,在日軍開著“鐵鳥”亂下蛋,數千南京人民家破人亡哭天搶地時,在那個會說德文的拉貝的司機張被日軍無情砍頭時,等等的情節(jié)里,我都這么做了,懦弱的閉上眼睛捂住耳朵,自以為是的欺騙自己一切都好。但是,電影里,那些善良并勇敢的外國人們,他們是無法躲避的,他們也勇敢的面對了,并且憑借他們的智慧,他們的堅持,他們的無畏,拼命建立、守護了安全區(qū),拯救了20多萬中國人的性命。這不是虛構的電影情節(jié)。在歷史上,這場偉大的救援有其歷史可循。太棒了。那些無私的外國人。
我忘不了救死扶傷刀子嘴豆腐心的內科醫(yī)生,也忘不了那個為了金陵女子大學女大學生拼命爭取權利的女老師,也忘不了在背后默默支持丈夫的妻子,最無法忘記那個不顧自己糖尿病危險仍然為了中國人而斗爭的拉貝先生。
這部電影,對我的教育意義一般是不同的,它給了我面對生死的勇氣。
應教機電131班王珍妮
拉貝日記讀后感 篇10
《拉貝日記》是當年在南京的一名德國友人親身目擊南京大屠殺所作的真實記錄。
1882年,約翰·拉貝在歐洲十字路口的明燈——德國漢堡誕生。拉貝先生始終堅持“把世界還給人,把人歸還自己”這一人道主義的精髓,像一彎持久不落的新月,沐浴,凈化著無數的魂魄。1937年日軍向南京進攻前夕,約翰·拉貝從北戴河趕回南京被推為南京安全區(qū)主席。12月13日,日軍攻戰(zhàn)南京,進行了令人發(fā)指的血腥屠殺。金陵古城陷入黑色的恐怖大海。拉貝利用自己的納粹身份,在自己的住宅收容了600多名中國以民,在他負責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區(qū)內,他和他領導的十多位外國人,不僅拯救了25萬中國人的生命,而且捍衛(wèi)了人類的真理和尊嚴。他在他租住的小粉橋1號院子內,寫下了著名的《拉貝日記》。
這部日記所記述的,都是拉貝的親歷親見親聞,非常具體、細致和真實,無人能否認其可信度。
“在清理安全區(qū)時,我們發(fā)現有許多平民被射殺于水塘中,其中一個池塘里就有30具尸體,大多數雙手被綁,有些人的頸上還綁著石塊”,揭發(fā)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對他國民眾生命的無視。
“1937年12月24日:我到放尸首的地下室……一個老百姓眼珠都燒出來了……整個頭給燒焦了……日本兵把汽油倒在他頭上?!币粋€細節(jié)寫出了日本軍國主義對人性的踐踏,表現了拉貝先生對中國民眾的同情。
“1月3日:這些城陷后放下武器的中國兵當中,恐怕有2000人被日本人刺殺,這是非常殘忍的,而且絕對違反國際法;在攻城的時候,大約2000平民被打死。
1月6日:克羅格看見漢中門邊的干渠里大約有3000具尸首,都是被機槍掃射或是別的方法弄死的百姓?!边@些明顯的數據揭示出日本所犯下的罪行是不可磨滅的,是存在的。
拉貝先生所寫的日記在告訴我們:歷史是不可磨滅的,而作為一個人要真實,真誠的去解釋還原事實。而對于我們來說,就是做一個誠實,甘于奉獻的人。
為了紀念拉貝先生,年,德國柏林的墓碑運抵南京,現保存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他的墓碑上也僅只書寫下“一個好人,一個不屈的人,約翰·拉貝”。他所做的,所寫的,所成就的,幾乎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部分,但他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是個英雄。
今天,面對拉貝故居,我們仿佛仍能聽到拉貝先生朗朗的笑聲,沉重的嘆息;看到他揮舞手臂的憤怒表情,伏案奮筆疾書的側影。
以上就是《拉貝日記讀后感》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內容,請點擊拉貝日記讀后感查看或關注本網站內容更新,感謝您的關注!
文章來源://www.lvshijia.net/j/149751.html
拉貝日記讀后感相關推薦
更多>-
笑貓日記讀后感匯集 老師職責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課件,撰寫教案課件是每位老師都要做的事。只有寫好每份教案課件,老師在教學過程也能更得心應手。大家在寫教案課件前考慮哪些問題?請閱讀由小編為你編輯的笑貓日記讀后感匯集,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你能喜歡!《笑貓日記之一只會靈魂出竅的豬》的主要人物是笑貓、老老鼠、黑騎士、黑旋風...
-
《搗蛋鬼日記》讀后感 閱讀能夠開闊我們的視野,提高對自我的認知。這本好書教給了我們許多知識。讀完以后,我們應該好好總結和反思自己的收獲和感悟。那么如何聯(lián)系實際情況,寫出好的讀后感呢?在本文中,88教案網小編將為您提供一些建議和技巧,希望能夠對您的學習和工作有所幫助!...
員工軍訓心得(優(yōu)選十篇)12-30
- 酒店前臺員工個人年終工作總結(四篇)12-30
- 公司財務人員年終工作總結(5篇)12-30
- 魯班學藝讀后感(匯編八篇)12-30
- 放風箏的句子71句12-30
- 寫防火的作文19篇12-30
- 2024讀后感:《女生日記》讀后感07-13
- 我家蟲小學作文4篇12-30
- 傳遞讀后感12-22
- 呼呼的風作文12-30
- 為人生喝彩作文12-30
- 拉貝日記讀后感范文12-30
- 笑貓日記讀后感匯集12-17
- 笑貓日記讀后感收藏12-17
- 《搗蛋鬼日記》讀后感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