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
中班教案
中班語言活動月亮教案1500字匯編。
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物理知識并應用于生活,對于新手老師來說,寫教案是上課的基礎。教案要根據課程標準來編寫。對于編寫教案你有自己的心得嗎?以下為欄目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中班語言活動月亮教案,歡迎閱讀,希望你能閱讀并收藏。
中班語言活動月亮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童謠內容,學習有節(jié)奏地朗誦,感受民間童謠的意境美和節(jié)奏美。
2.對月亮的變化感興趣,能大膽想象,表達自己對月亮的向往。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請幼兒通過觀察、查閱圖書資料等方式,了解月亮。
2.物質準備:美麗的月景圖、童謠ppT、圖譜等。
活動指導:
一、美麗月景圖引入,引導幼兒感受不同形狀月亮的美。
“你喜歡什么樣的月亮?你覺得它像什么?”
二、感受、理解童謠、學習有節(jié)奏地朗誦。
(一)首次欣賞,初步感受童謠的節(jié)奏美和意境美。
提問:1.“這首童謠的名稱是什么?”
2.“你覺得這首童謠聽起來怎么樣?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二)借助ppT再次欣賞,理解童謠的內容。
1.提問:“小弟弟小妹妹是怎樣請月亮下來的?他們說月亮是什么?”
2.鼓勵幼兒有節(jié)奏地回答,并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譜,感受月亮“圓—彎”的變化。(學習量詞:面、只)
(三)學習朗誦、嘗試表現。
1.看圖譜朗誦童謠,提醒幼兒有節(jié)奏地朗誦。
2.分角色朗誦,并鼓勵幼兒配上動作,加強童謠的節(jié)奏。
3.師幼共同有感情地朗誦,提醒幼兒“呀、吧”等語氣助詞念得輕又短,增加童謠的韻律美。
4.啟發(fā)思考:“為什么小弟弟小妹妹希望月亮是皮球、鏡子、小船呢?”激發(fā)幼兒對月亮的喜愛和向往。
三、拓展想象,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
1.啟發(fā)幼兒想象:“你還希望月亮是什么?”
2.游戲“摸箱”:“箱子里藏著各種不同的月亮,請你摸一個和它交朋友,和它說說悄悄話?!惫膭钣變悍戮幫{里的句子。
3.延伸:“月亮有時圓有時彎,它到底什么時候是圓的,什么時候是彎的?為什么會這樣變化呢?請你帶著這個問題,和爸爸媽媽一起找答案,并把你了解到的帶來和大家一起分享?!?/p>
附:月亮下來吧(兒歌)
月亮呀,下來吧,你是一個皮球呀。
小弟弟,要把你,拿在手中玩。
月亮呀,下來吧。你是一面鏡子呀。
小妹妹,要把你,拿在手中照。
月亮呀,下來吧。你是一只小船呀。
小弟弟,小妹妹,坐船到天上!
中班語言活動月亮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在圖示的引導下學習念兒歌,感受兒歌詼諧、有趣的風格,喜歡念兒歌。
2、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念兒歌,體驗念兒歌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已有經驗:幼兒有看圖講述的經驗。
2、材料提供:月亮、媽媽、奶奶、小鳥、烏龜、雞蛋的圖片、ppt、配樂兒歌
活動過程:
一、出示月亮圖片,激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問:小朋友們看一看,這是誰呀?(月亮)我們一起來猜猜月亮家里會住著哪些人呢?(幼兒自由講述)
師:今天月亮家里到底有誰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兒歌。(邊播放PPT邊講述兒歌內容)
[設計思路:在幼兒園教育活動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非常的重要,根據幼兒園孩子的年齡特點,課的開始讓幼兒欣賞圖片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再以ppt的形式展示,讓幼兒以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到集體教學活動中來。]
二、學習兒歌《月亮粑粑》
1、完整欣賞兒歌,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師:兒歌里說了些什么?里面有誰?(幼兒回答,教師出示圖片)
他們分別都干了什么事情?(幼兒講述,教師用兒歌中的句子重復)
2、教師講述兒歌內容,加深幼兒的理解。什么是粑粑呢?
教師小結:這里的"粑粑"不是小朋友說的爸爸媽媽的爸爸,而是可以吃的一種餅,一種像月亮形狀的餅。
3、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兒歌。
師:邊演示ppt邊示范朗誦兒歌。請幼兒看圖自己來講述兒歌內容。
4、玩"猜一猜"的游戲。(看圖片的"影子"念兒歌,念對了他們就出來了。)
5、出示"白云姐姐"遮住圖片,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記憶來復述兒歌。
師:聽,嗚路路路路路呼呼路路路路路路我們什么都看不見了,連月亮姑娘都躲起來了,讓我們一起試一試,念一念好嗎?(教師邊念邊用動作提示幼兒。)吹走"白云姐姐"。
[設計思路:多媒體技術,巧妙介入。利用簡單的圖片,制作出一本融音樂、音效、圖片、文字為一體的電子書,給這個故事穿上了一件"吸引孩子興趣的神奇的外衣",從而緊緊地抓住孩子的注意力。結合多媒體課件演示讓幼兒學習兒歌,并能用自己的語言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引導幼兒用詼諧有趣的動作和方言表演兒歌。
1、教師用方言朗誦兒歌,請個別幼兒用方言念一念兒歌。
2、幼兒隨音樂表演兒歌結束活動。
[設計思路:用方言朗誦兒歌讓幼兒體驗到語言的藝術。最后以輕快的樂曲帶孩子們表演,最后以輕快、幽默的樂曲帶孩子們表演故事,把整個活動推向**。]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創(chuàng)編兒歌,"月亮里邊住著哪些人,他們做了哪些事情。"
[設計思路:通過語言、多媒體,與幼兒頻繁互動,層層遞進,最后帶孩子們創(chuàng)編兒歌,把整個活動推向**。自由的創(chuàng)編兒歌很好的發(fā)揮了幼兒的自主性,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激發(fā)了幼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促進幼兒能力和個性的全面發(fā)展。
附兒歌:月亮粑粑
月亮月亮粑粑,里面住個媽媽。
媽媽出來買菜,里面住個奶奶。
奶奶出來洗腳,里面住個小鳥。
小鳥出來飛飛,里面住個烏龜。
烏龜出來爬爬,里面住個娃娃。
娃娃想吃大雞蛋,變變變,
變出一個大雞蛋。
中班語言活動月亮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內容和情節(jié),并能用較連貫的語言進行講述。
2、運用掛圖和課件,初步理解并形成半個月的時間概念。
3、萌發(fā)對月相變化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感受半個月里月亮形狀變化的過程。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兔媽媽和小兔玩偶、課件、單月的日歷一張。
2、律動《月亮婆婆喜歡我》
3、《望著月亮吃大餅》故事掛圖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小客人,是誰呀?(出示玩偶)打個招呼吧!兔公公家蓋房子,兔媽媽要去幫忙,小兔只能在家里等媽媽,它會怎么等媽媽呢?(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大膽講述)平時,你的媽媽不在家,你會怎樣等媽媽呢?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欣賞,初步了解半個月的時間概念。
小兔子怎樣等媽媽呢?請聽故事《望著月亮吃大餅》。
教師:兔媽媽要多長時間才回來呢?你們知道半個月時間有多長呢?(教師出示日歷: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日歷,就知道半個月有多長了)除了用數日歷的方法,兔媽媽還告訴小兔一個什么好辦法呢?
3、出示掛圖,進一步欣賞、理解故事內容。
好,我們一起來聽聽兔媽媽的好辦法吧!(播放錄音,再次欣賞故事)
提問:(1)兔媽媽走后頭幾天,小兔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樣的?(演示掛圖中的月亮變化)
(2)七八天過去了,月亮變成了什么樣?小兔把圓圓的大餅吃掉了多少?
(3)又有幾天過去了,天空中的月亮只剩下了什么?小兔的餅也變成了什么?
(4)最后一天晚上發(fā)生了什么事?小兔做了什么?結果怎樣?
(5)小兔是照著誰的樣子等回了媽媽呢?原來圓圓的月亮會變呢!
4、播放課件,引導幼兒進行講述。
好,我們看著大屏幕,一起講講這個好聽的故事,好嗎?
5、律動《月亮婆婆喜歡我》結束活動。
小朋友,月亮不僅會變樣子,它還會和我們做唱歌做游戲呢!(教師彈琴,幼兒做律動)
活動反思
《望著月亮吃大餅》是一個童話故事欣賞。一開始利用頭飾兔媽媽和小兔來導入故事情節(jié),從而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并讓幼兒跟兔媽媽和小兔打招呼問好。在我第一次完整地講述故事時,孩子們聽的很認真。!來自教案.!當我故事講完開始提問:半個月到底是多久的時候,小朋友的回答千奇百怪,都迫不及待的說出自己的答案。最后我用數一數和故事中兔媽媽教給小兔觀察月亮變化的方法告訴小朋友半個月到底是多久。這節(jié)課的難點就是在于幼兒對月相變化的理解,在活動中準備了月亮變化的圖片,幼兒可以更加直觀的了解半個月中月亮變化的過程,孩子們也可以輕松的說出故事情節(jié),比如老師提問:兔媽媽走后剛開始幾天,小兔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樣的?孩子們積極地說:月亮缺了一些。老師問:小兔把月餅吃成什么樣?孩子們說:吃掉了一點點。老師問:七八天過去了,月亮變成了什么樣?孩子們說:變成了半圓。老師問:小兔把大餅吃成了什么樣?孩子們說吃掉了一半。。。。。。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演示和提問的方式把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變得簡單了,這樣幼兒既理解了故事內容,也明白了月相變化的過程,同時培養(yǎng)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不足:
1、教師在講述月象的原因時,語言可更簡潔。
2、在活動中應發(fā)揮幼兒主體,讓他們多說,用語言來表述自己的想法。
中班語言活動月亮教案(篇4)
一、設計意圖:
這是一本富有童趣的書。對于幼兒來說,吃,是最感興趣的事了。香蕉,吃過。蘋果,吃過??墒?,夜晚高高地掛在天上的月亮,卻沒有吃過。月亮是什么味道呢?圓圓的、黃黃的月亮,是像餅干一樣脆脆香香的,還是像橘子一樣甜甜酸酸的呢?書中小動物一個疊一個的場面,而且越疊越高會讓幼兒們很感興趣。故事中通過小動物們同心協(xié)力的吃月亮,一起品嘗月亮的味道讓幼兒感受團結的力量。故事不但有趣,還富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二、活動目標:
(一)喜歡閱讀,仔細觀察畫面理解和感受故事內容的有趣。
(二)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勇于表達。
(三)知道堅持到底,團結力量大的道理。
三、活動準備:
繪本ppT、音樂
四、活動過程:
(一)引題: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講一個故事,是關于誰的故事呢?
(評析:活動的環(huán)節(jié)前面的導入比較平常,可以把最后“小老鼠吃到月亮”的圖片放到前面,讓幼兒猜猜小老鼠在地上是怎么吃到月亮的,更加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和求知欲。)
(二)觀察畫面,利用想象猜測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評析: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采用的是先分段再完整的方式引導幼兒欣賞故事,通過故事傳達一個信息“團結起來力量大”。在活動中教師很重視孩子自己去觀察,去想想猜測,各環(huán)節(jié)很清晰,教態(tài)自然,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
1.導入部分:欣賞第一張畫面
教師:“天黑了,你看,天上有什么?月亮下面藏了些什么?(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眼睛?有幾雙眼睛?會是誰的眼睛?他們在想什么呢?
2.教師講故事:“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還是咸的?真想嘗一下口啊!夜里,動物們望著月亮,總這么想??墒悄?,不管怎么伸長了脖子,伸長了手,伸長了腿,也夠不著月亮!
提問:(1)小動物望著月亮想干嗎?--想嘗嘗月亮的味道。
(2)那你覺得月亮會是什么味道的呢?---幼兒猜測
(3)小動物夠的著月亮嗎?我們來幫小動物想想辦法,怎么才可以夠到月亮呢?--引導幼兒舉手回答。你們真聰明,幫小動物想了那么多辦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書里的小動物是怎么辦的,繼續(xù)講述故事。
3.畫面切到第二張(出現小海龜)
教師:“有一天,一只小海龜下定了決心,他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的山上,去摸一摸月亮(提問:小海龜想了個什么辦法?。?---爬到最高的山上。恩,這也算個好辦法,你覺得小海龜能夠的著月亮嗎?為什么?)
4.畫面切到小海龜爬到最山頂的那一張,教師:“爬到山頂,月亮近多了,可是,小海龜還是夠不著”
(1)為什么小海龜夠不著?
(2)用什么辦法能夠摸到月亮呢?(幼兒發(fā)揮想象)
5.它會請誰來幫忙呢?(切換至出現大象畫面)“海龜叫來了大象?!薄靶觚斦f,大象你到背上來,說不定我們能夠得著呢?”(重點:幼兒學說此句語速較慢)幼兒說說看。
“月亮想,這是和我在玩游戲吧!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月亮輕輕的往上一跳,大象還是夠不著?!?/p>
6.它會請誰來幫忙呢?(幼兒發(fā)揮想象)(切換至出現長頸鹿畫面)“他叫來了長頸鹿?!贝笙笳f:“長頸鹿,你到背上來,說不定我們夠得著呢?
提問(1)大象是怎么說的?(學說句型)
(2)長頸鹿夠摸到月亮了嗎?(沒有)長頸鹿使勁伸長了脖子,可還是夠不著(幼兒學做長頸鹿夠月亮的動作伸伸脖子)該怎么辦呢?
7.切換到出現斑馬的畫面:誰來了?(斑馬),長頸鹿找來了斑馬,長頸鹿怎么說的?誰愿意來說說!“斑馬,你跳到我背上來,說不定我們一下就夠到了!”
8.切換到出現斑馬和大家共同夠月亮的畫面,你們看,這里有幾只小動物在摸月亮拉?(四只)那四只小動物能夠地著月亮嗎?(幼兒猜想)月亮一看到斑馬,又輕輕得往上一跳。“他們離月亮越來越近了,有摸到月亮嗎?怎么辦?斑馬叫來了誰?
9.切換到獅子的畫面)斑馬是怎么說的?說:“獅子,你跳到我背上,說不定我們就可以夠到了”月亮一看到獅子,又輕輕往上一跳。動物們還是夠不找月亮,叫來了狐貍。
10.(切換到狐貍的畫面)月亮太高了,小動物們還是夠不到,獅子又叫來了狐貍,獅子說:“狐貍,你跳到我背上,肯定能成功!月亮一看到狐貍,又輕輕的跳高了一點。他們現在夠高了吧!有幾只小動物???數一數?這么多小動物都來幫忙應該可以摸到月亮了吧(猜想)
11.切換到猴子出現的畫面?咿,你們這里有只小猴子啊?他來干什么???(猜想)狐貍會怎么說的?“猴子,你到我背上來,這回我們肯定可以夠到了?!痹铝?,一看到猴子,又輕輕得往上一跳。猴子都能聞到月亮的味道拉,可還是夠不著。猴子叫來了小老鼠。
12.你覺得小老鼠來,會摸到月亮嗎?為什么?
“老鼠,快爬到我的背上來,我們就能爬上月亮了!”月亮看著老鼠,心想“這么個小不點,肯定捉不到我的”月亮已經玩累了,這回它沒有動。月亮為什么會這么想?
13.(切換到小老鼠咬了一片)想不到,“咔嚓!”老鼠咬下一片月亮。它給動物們都分了一口月亮,大家都覺得,這是它們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
提問:(1)小老鼠成功了嗎?
(2)為什么大家覺的是它們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
(只有通過努力才得到的東西才會顯得特別珍貴。)
14.切換到睡覺的一張“這天夜里,大家擠在一起睡著了”可是切換到初始的畫面(9雙眼睛)還有一只會是誰呢?去哪里了呢?切換到最后一張“一條小魚看著這一切,怎么也鬧不明白:“他們?yōu)槭裁匆敲促M力,到高高的天上去摘月亮?這不是還有一個嗎?喏,就在水里,在我旁邊?。浚?!
提問:奇怪,怎么水里有月亮呢?是怎么回事?(倒影)
(三)配樂完整欣賞故事,知道堅持到底,團結力量大的道理。
(評析:配上音樂完整欣賞一遍故事,給孩子視聽覺上的共同享受,讓孩子深深得沉浸在繪本作品的意境中,感受到同伴之間的團結互助的力量。)
1.這本書的名字叫《月亮的味道》我們一起把這本書從頭到尾看一遍。
2.提問:
(1)小動物摸不到月亮的時候,有沒有放棄?
(2)最后小動物們摸到月亮了嗎?是誰摸到的嗎?
(3)是不是小老鼠的功勞最大?(不是)小老鼠是怎么夠得著的?他們是怎么做的?(一個一個疊得高高的)
3.師生共同小結:原來,大家能摘到月亮并不是小老鼠的功勞,而是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合作才能成功,看來團結合作的力量真的大啊。
(四)想象遷移:月亮真的能吃嗎?(這就是這本書有趣的地方。)如果月亮能吃,你希望月亮是什么味道?
(評析:想象的遷移提升了幼兒想象的空間,讓整個活動充滿了童趣和天真。)
教師示范:我希望月亮是甜甜的,就像美味的巧克力……
五、活動延伸:
(評析:活動的延伸是幼兒對作品想象的延續(xù)。)
(一)觀看動畫片《月亮的味道》。
(二)把月亮的味道畫出來。
中班語言活動月亮教案(篇5)
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散文詩,進一步加深對中秋節(jié)的認識,感受節(jié)日的美好氣氛。
2.初步了解散文詩的語言美,激發(fā)幼兒學習背誦散文詩的欲望。
教學準備:1.在DO.RE.MI.中有所了解中秋節(jié)
2.圖片
活動重點:加深對中秋節(jié)的了解
活動難點:感受散文詩的語言美
教學過程:
一,說說我知道的中秋節(jié)
1,中秋節(jié)是哪個國家的節(jié)日?過這個節(jié)時人們都要干什么?
2,中秋節(jié)的月亮為什么很美?(又圓又大又亮)
3,討論:中秋節(jié)的月亮像什么?
小結:中秋節(jié)是我們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中秋節(jié)的月亮又大又亮又圓,像一面銀色的鏡子掛在深藍色的天空上,非常美麗。
二,欣賞散文詩
、1,老師朗誦散文詩“中秋節(jié)的月亮”
2,提問:散文詩的名稱是什么?你都聽到了什么?
3,出示圖片,再次欣賞(
4,你覺得散文詩中那句話你最喜歡?能說說嘛?(分句欣賞)
5,介紹散文詩語言的美(常用一些比喻手法)
6,幼兒學習朗誦散文詩
中班教案相關推薦
更多>-
初中說課稿數學1500字匯總 88教案網內容專輯推薦:“初中說課稿”,敬請瀏覽。在如今的信息化時代里,文檔撰寫簡直無處不在,我們別忘了還有很多精辟的范文可供參考,我們在寫作時要善于借鑒范文的思維框架,怎樣的范文才算是一篇好的范文呢?我們推薦你不妨讀一下初中說課稿數學,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月亮粑粑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一位幼兒園教師,我們希望能讓小朋友們學到更多的知識,因此,老師們都會選擇準備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老師在之后的上課教學中井然有序的進行。所以你在寫幼兒園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月亮粑粑”,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活動目標...
- 中班語言烏龜怪脾氣教案1500字集錦11-18
- 小班音樂打電話教案與反思1000字匯編11-15
- 我是中班好寶寶語言教案反思1000字匯集11-18
- 熱!科學活動有趣的鏡子中班教案匯編420字04-22
- 春天的電話中班教案1000字匯總11-15
- 2020語言活動教案 月亮08-31
- 小班美術好餓的毛毛蟲教案1000字匯編11-10
- [熱門]圖形分類小班數學教案1000字匯編11-18
教你寫課件: 簡便計算教學反思11-19
- 教學評價和教學反思1500字精選11-19
- 大學英語教學反思范文大全2000字精選11-19
- 中班別說我小的教案(匯編10篇)11-19
- 中班美術活動教案匯總(5篇)07-30
-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系列11-19
- 小學六年級語文反思11-19
- 2022年幼兒園大班教育筆記11-19
- 銷售總結年度工作計劃(1500字)11-08
- 「教案模板」滴水穿石啟示教學設計最新模板11-19
- [參考]中學生交通安全演講稿1000字(精選10篇)11-19
- 中班語言落葉教案1000字精選11-19
- 中班語言教案落葉1000字合集11-19
- [參考]中班落葉語言教案11-19
- 清明節(jié)幼兒中班教案900字11-19
- [參考]中班語言故事教案1000字集錦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