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
幼兒心理健康小班教案
幼兒心理健康課小班教案9篇。
教案一直保存在“他”的腦海里,教案就好像課堂內容的凝結,值得反復推敲。教案需要按教材內在規(guī)律來編寫。如何寫教案才能符合課程目的呢?小編特地為你收集整理“幼兒心理健康課小班教案”,更多信息請繼續(xù)關注我們的網站。
幼兒心理健康課小班教案【篇1】
講前提示:
依戀父母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情感表現(xiàn)。父母對幼兒的撫養(yǎng)照顧、關心、愛護,能使幼兒在心理上有一種安全感,在情緒上得到滿足和快樂。但幼兒過分依戀父母,則會對其交往產生障礙,使其形成過分依賴的不良性格。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調整幼兒過分依戀父母的行為,鼓勵幼兒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通過《寫給家長的話》,讓家長知道如何用正確的方法,糾正幼兒過分依賴家長的行為。
活動準備:
教師自制卡片(內容同幼兒用書、卡片大小同賀卡大小,共5張);紅色、綠色彩筆若干。
活動過程:
過程1:導入活動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些好看的卡片。咱們一起來瞧瞧!
過程2:觀察并講述卡片
出示第一張卡片,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這張卡片上有什么?(小妹妹躺在床上,她在拉媽媽的手)
為什么她要去拉媽媽的手呢?(因為這個小妹妹不敢一個人睡覺,她想讓媽媽陪她,所以拉著媽媽的手不放)
你們說她做得對嗎?
你們在家是爸爸媽媽陪著睡還是自己單獨睡呢?(幼兒根據(jù)實際情況回答)
教師小結:
我們要做勇敢的小朋友,晚上不要爸爸媽媽陪,要自己睡覺。
玩“抽一抽,講一講”的游戲。請個別幼兒上來抽出還沒講述過的卡片,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講述此卡片內容。
(1)這個小男孩可勇敢了,不要媽媽陪,自己就睡著了。我們要不要學習他?(要)
(2)濤濤可喜歡他的玩具小汽車了,可他不愿意自己玩,老是纏著媽媽陪他玩。他這樣做對嗎?(不對,因為媽媽每天上班可辛苦了,回家還得做家務,所以小朋友在家要自己玩玩具)
(3)晚餐的時間到了,妞妞端著一個小碗:“我要自己吃!(妞妞做得可棒了,”她不用爸爸媽媽喂,自己就開心地吃起來。我們小朋友也要向她學習,自己吃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晚飯過后,爸爸開始看書了,可是小明一直過來吵爸爸,讓爸爸陪他玩。小明這樣做對嗎?(不對,因為爸爸有工作要忙,小明不應該打擾爸爸的工作。)
過程2:涂氣球
教師:看看你們書上,也有這些圖畫呢!請小朋友們翻到《離不開父母的孩子》一課。
教師:請你們把乖寶寶的氣球涂成綠色,把不乖的寶寶的氣球涂成紅色。
建議:在活動中,強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時用我種引導性語言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拓展活動:
此活動后,在信息欄里公布《寫給家長的話》,內容為:幼兒若過分依賴家長,可采取以下方法幫助其糾正:
一、調整愛的方式,或與幼兒適當?shù)姆蛛x;
二、讓幼兒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讓幼兒擁有一定的自主權,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幼兒心理健康課小班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情境引導,知道煩惱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xiàn)象。
2.愿意傾訴自己的煩惱,交流、分享調節(jié)情緒的多種方法。
3.感受快樂帶給自己和他人的積極的情感體驗。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yǎng)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課件、記錄紙
活動過程:
一、大草原引發(fā)
1.這是哪里?今天我們就一起到大草原上走走吧。
二、情境引導,知道煩惱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xiàn)象。
1.講述故事《老鼠和棕馬》
(1)你們看它是誰?
(2)他們的煩惱是什么?
小結:他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大草原能夠帶走他們的煩惱,真神奇啊!
(3)草原把老鼠和小棕馬的煩惱帶走了,他們高興的在草原上又蹦又跳。
三、愿意傾述自己的煩惱,交流、分享調節(jié)情緒的多種方法。
1.傾述煩惱。
(1)你們有煩惱的事情嗎?請你在這張紙上畫一畫你的煩惱。(畫好后交流)
小結: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煩惱。
(2)對著大草原大聲的說出煩惱。
2.交流、分享同伴的好辦法。
3.聽音樂放松心情。
四、感受、分享并傳遞快樂
1.分享他人和自己的快樂。
(1)打開禮物盒分享快樂。
小結:快樂事情讓他們笑的這么高興,也感染了我們,原來快樂是可以傳遞的。
2.與幼兒一起自拍留下快樂瞬間
3.走出活動室傳遞快樂
教學反思:
生氣是當人遇到不稱心、不如意或對不合理現(xiàn)實的一種情緒反應。一般來說,生氣應該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但若幼兒遇事經常生氣,而且將生氣作為對外界的一種經常性的持久的反應,那就是不正常的行為了。經常生氣、發(fā)脾氣的孩子一般心胸比較狹窄,自我中心相當嚴重。因此,我通過多媒體、談話、游戲等活動,教幼兒學會用微笑去面對生活,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上了這堂課后,很多小朋友學著想辦法解決問題,與小朋友相處不再任性,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幼兒心理健康課小班教案【篇3】
幼兒園中班心理健康教育:我能行教學設計
長安中心幼兒園中二班 王玲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日常生活中會遇到許多的困難,能充滿信心動腦筋想出各種方法克服困難、解決困難。
2、能體驗自己解決困難的喜悅。
二、活動重難點www.lvshijia.net
知道日常生活中會遇到許多的困難,能充滿信心動腦筋想出各種方法克服困難、解決困難。
三、活動準備
童話故事,頭飾:小熊、小猴、小鹿、小羊、啄木鳥。
四、活動過程
(一)、借助童話故事,把幼兒引入一個充滿問題的世界。
師:在茂密的樹林里,生活著許多的動物。你猜,都有些什么動物呢?(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師:有一天,小動物在樹林里玩,你看他們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師: 樹林里有什么動物?它們遇到了什么困難?
(二)、鼓勵幼兒通過實踐活動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困難。
1、激發(fā)幼兒解決困難的信心。
如果你們遇到了象小動物那樣的困難,你們能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它嗎?現(xiàn)在老師想請你們幫助小動物,你愿意幫助誰?
2、幼兒分組討論解決困難的方法。
師: 假如羽毛球被掛在了樹上,小羊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下來呢?
師:假如小球滾進了樹洞,小猴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出來呢?
師:哎呀!小熊的褲子給刮破了,如果你是小熊,你有什么方法呢?
師:啄木鳥喝不了水,只有半桿水.小啄木鳥們,你們有什么方法喝到水呢?
鼓勵幼兒講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初步體驗成功樂趣。
(三)、引導幼兒感知生活中有許多困難問題,鼓勵幼兒大膽想出解決方法。
師:你在家里、幼兒園、路上或其他地方遇到過什么因難?
師:你是怎樣解決的?你試過媽媽病了,家里只剩下你一個人嗎?如果發(fā)生了,你怎么辦?
師:你曾試過與媽媽走失?如果發(fā)生了,你怎辦?如果這時候一個你不認識的叔叔走來說帶你去找媽媽,你會怎么做?
(四)、游戲(過河)。
用藍色的布或紙設置一條寬大的河流,在河的對面設置一座大山,山里藏著各種各樣的寶物—玩具。引導幼兒通過各種不同的方法過河,獲取自己喜愛的寶物。
幼兒心理健康課小班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容易造成迷路走失的場所有哪些,知道外出時,不離開家長。
2、知道迷路時正確的求救辦法。
3、學會保護自己,學會控制情緒。
4、了解生病給身體帶來的不適,學會預防生病的方法。
5、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xié)調性。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PPT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關于兩只小動物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它們是誰?
2、欣賞故事。
(1)它為什么哭呢?
(2)什么地方容易迷路?
(3)迷路了怎么辦?
小結:迷路并不可怕,要冷靜,找警察叔叔幫忙;要記住自己的家庭住址、爸爸媽媽的名字和電話號碼。
3、討論。
(1)在各種不同場所迷路的解決方法。
(2)外出時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活動延伸
準備不同場所迷路的圖片,幼兒抽取,以小組形式進行表演“迷路別怕”表演游戲。
幼兒心理健康課小班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能感知與父母發(fā)生矛盾后產生的情緒;
2、在與父母發(fā)生矛盾時,有應對的方法;
3、學會用溝通的方式解決矛盾;
4、嘗試用繪畫游戲的方式大膽說出自己自己的心情和想法;
5、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yǎng)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6、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重點難點
用溝通的方法解決與他人間的矛盾。
用繪畫游戲的方式大膽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說出來
活動準備
1、場地準備:椅子半圓形擺放,前方空曠
2、多媒體準備: PPT、視頻“媽媽不陪我玩”,視頻“媽媽道歉”
3、物質準備:紙和筆、白板、圖片
活動過程
一、暖身游戲:點點與碰碰:
請小朋友們和旁邊的小朋友靜靜地用手指(肩、屁股)輕輕地點點打招呼。
提問:剛才玩游戲的時候,你們是什么心情?
小結:我們都很開心,是因為我們在一起很友好地玩游戲。
二、現(xiàn)象探索:
豬媽媽課堂PPT導入現(xiàn)象:
1、(PPT)豬媽媽引出視頻:
(1)看到你們這么開心,我也很開心。但是,今天卻有個小朋友非常難過,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
幼兒觀看視頻:媽媽不陪我玩
(2)提問:視頻里發(fā)生了什么?
2、引導討論:
(1)你覺得小男孩子是怎樣的心情?為什么?
(2)如果你是這個小男孩,你是怎樣的心情?你會怎樣做呢?(視頻里的小男孩子用的發(fā)脾氣、哭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3)小結:當我們和爸爸媽媽發(fā)生矛盾后,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比如:傷心、難過、生氣、沮喪、失望等等,這都是很正常的反應。矛盾產生后,我們可能會在那里發(fā)愣,不知道該怎么辦,只在那里默默流淚或生悶氣;也可能會因為生氣和爸爸媽媽爭斗,比如:大哭,大鬧,纏著爸爸媽媽同意;還可能雖然有些失望,卻會放棄自己的想法,想辦法轉移自己的注意,自己一個人玩;還可以大膽的給爸爸媽媽說出自己的想法,與爸爸媽媽溝通。(引導幼兒說出四種應對方式,并在黑板上呈現(xiàn)相應的簡單文字和圖示。)
3、小團體討論: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用怎樣的方法即不會讓爸爸媽媽難過或生氣,自己也不會難過或生氣,但又能解決和爸爸媽媽產生的矛盾呢?
(PPT)最好的方法原則圖示:爸爸媽媽開心,我也開心,又能解決問題。
4、討論:發(fā)愣、爭斗、放棄、溝通的方法,哪一種更能解決問題。
(放棄可以用,但并沒有完全解決你們之間的矛盾,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
5、(PPT)豬媽媽小結:當你和爸爸媽媽發(fā)生矛盾時,可以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再和爸爸媽媽商量做出一個約定,這樣才能解決你們的矛盾。
(PPT)用圖示小結溝通的方法:大膽說出心情和想法,再做出一個約定。
三、應對訓練:
1、情境表演:如果你就是視頻里的這個小男孩,你會怎樣對自己的媽媽說呢?
扮演小男孩子大膽說出心里話。
2、繪畫游戲:在生活中,除了爸爸媽媽,你還和其他人發(fā)生過矛盾嗎?現(xiàn)在請把和自己發(fā)生過矛盾的那個人畫出來,完成后拿著你的小畫板,勇敢地把自己的感受和你希望和他做的約定說給他聽。(放柔和的音樂)
四、整合:
豬媽媽總結:小朋友們,人與人之間發(fā)生矛盾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當你們和別人發(fā)生矛盾的時候,都可以用我們今天討論出來的方法,向對方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當然也要聽聽對方的感受和想法,大家一起商量,做出讓大家都開心,又能解決問題的一個約定,豬媽媽相信你們會變得更開心。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是一次新的嘗試:用心理輔導的方式,進行幼兒心理健康的建設?;顒娱_始,從幼兒一起玩游戲體驗到有人陪著玩的開心心情,到看視頻感受視頻里小朋友與媽媽之間發(fā)生了矛盾而產生的失望、難受等情緒。因為視頻里的內容是父母弄手機而無法陪伴孩子的情況,這樣的情況許多的幼兒都遇到過,所以當看到視頻時,會與視頻里的孩子產生了深深的共鳴。老師再來引導幼兒討論發(fā)現(xiàn)溝通是最好的方式。于是梳理出溝通的簡單方式并利用情境表演和繪畫游戲對這樣的方式進行練習?;顒又杏變簠⑴c度較高,特別是對著自己畫的人物進行講述時,雖然是一種新的形式,但幼兒們都積極地嘗試著。
幼兒心理健康課小班教案【篇6】
本課活動分別創(chuàng)設室內和室外游戲,讓小朋友發(fā)揮想象,制作和扮演恐龍,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及勇敢解決困難、大膽說話和勤勞好學的品質。
活動背景:
孩子們對于恐龍有著濃厚的興趣,經常會看到他們帶著有關恐龍的書和玩具來與同伴分享,在行為上也會模仿恐龍的叫聲、動作……于是“我來研究恐龍”這一主題活動產生了,我們組織幼兒開展了如“共同收集恐龍資料”、“恐龍大進行”——分類記錄,“畫畫我最喜歡的恐龍”等一系列的活動。一段時間下來,孩子們對恐龍已有了基本認識,一些常見的恐龍都能叫出它們的名稱和特征?!百_紀時期的恐龍是怎樣生活的?”這個話題逐漸成為孩子們議論的熱點。游戲“恐龍大聚會”正是讓他們運用各種各樣的材料把自己打扮成一只只大恐龍,進入“侏羅紀”時期,從而體驗感知想象中的恐龍生活。
活動目標:
1、能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各種材料將自己裝扮成一只恐龍,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幼兒在游戲活動中能團結協(xié)作,解決困難,達到目的。
3、體驗創(chuàng)造的成就感和游戲的樂趣。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5、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6、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7、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環(huán)境材料:
1、室內:與幼兒共同布置一片侏羅紀的樹林……
2、室外: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在大操場的山上布置“侏羅紀公園”。
3、收集各種各樣的廢舊材料。
活動過程:
1、導入:“小朋友,恐龍真好玩,你能給大家說說你喜歡哪些恐龍呀?”幼:我喜歡的恐龍有三角龍、雷龍、翼龍、長頸龍、劍龍。幼:我喜歡的恐龍有馬門溪龍、迅猛龍、雙冠龍。(評:孩子們經過較長的認識階段,對恐龍已有一定的經驗,非常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認知,因此,從幼兒需要出發(fā),讓幼兒自由充分的講述,一方面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幼兒間實現(xiàn)資源共享。)“你們看,這邊有我們收集的各種各樣的材料,我們一起把自己打扮成一只漂亮的恐龍,好嗎?”
2、幼兒裝扮自己。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各種材料把自己打扮成一只恐龍。(《綱要》指出,應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在這里小朋友可以自己選擇各種材料,自己動手,按自己的意愿打扮成心目中的恐龍形象,“我是唯一的,我是特別的”,幼兒的個性得到了張揚、自我表現(xiàn)的需要得到了滿足。)
3、游戲:“穿越侏羅紀”。老師和孩子們一同來到“侏羅紀公園”,唱唱跳跳,發(fā)現(xiàn)來了一只兇狠的霸王龍,大家團結在一起把霸王龍趕走了,然后一起快樂地跳起舞來。(環(huán)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我們把我園特有的小山坡布置成“侏羅紀公園”,讓小朋友與特定的環(huán)境產生積極的相互作用,他們完全溶入了游戲的角色中。)
4、討論、評價,結束游戲。
教學反思:
主題的來源是幼兒最近關注的事物,從資料的收集和教師有意識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幼兒增強了對恐龍的興趣和求知欲,在主題活動進行過程中,教師的傾聽傳遞著對他們的關注、重視和尊重。幼兒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恐龍的經驗,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因此幼兒會更關心周圍生活中的事物和現(xiàn)象,喜歡刨根問底。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尊重幼兒,相信幼兒,促進了幼兒主動性的發(fā)揮,讓剛進幼兒園的大班幼兒了解了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這對以后的學習很有幫助。
幼兒心理健康課小班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幼兒逐漸適應集體生活,樂意去幼兒園。
2、樂意和老師、小伙伴親近,體會一起做游戲的快樂。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4、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5、培養(yǎng)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重難點:
1、幼兒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樂意去幼兒園和小朋友、老師們一起做游戲,學知識。
2、愛上幼兒園,每天都開開心心地來幼兒園。
活動準備:
1、布偶小鴨、用積木搭建的幼兒園大門。
2、布偶表演《開開心心上幼兒園》。
活動過程:
一、出示布偶,引起幼兒興趣。
1、老師拿出布偶小鴨,請幼兒與小鴨打招呼。
2、教師表演《小鴨上幼兒園》。
二、幼兒長大了,要像小鴨子一樣到幼兒園里學知識、學本領。
1、提問:小鴨是如何上幼兒園的?
今天我們班的哪個小朋友向小鴨子一樣開開心心地來幼兒園的?
2、總結:爸爸媽媽工作去了,小朋友也長大了,要開開心心的來幼兒園學知識。
3、學習兒歌《上幼兒園》。
幼兒心理健康課小班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境中了解"傾訴"是調節(jié)情緒的好辦法。
2.愿意合理地宣泄消極情緒,逐漸養(yǎng)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活動準備】
1.故事PPT及熊二玩偶。
2.活動前幼兒親手制作軟棒娃娃。
3.創(chuàng)設傾訴的情境:心情話吧。
【活動過程】
◆導入
師:(出示熊二不開心的玩偶)這是孩子們喜歡的熊二,今天熊二是怎么了?你們想幫助它嗎?想怎么幫它?
師:熊二把心事說出來,我們才能幫到你啊!
(利用不開心的熊二玩偶設置問題情境,以激起孩子幫助"熊二"的愿望,同時發(fā)展幼兒發(fā)散性思維。)
◆在故事情境中了解"傾訴"是調節(jié)情緒的好方法
1.講述故事,了解故事情節(jié)。
教師播放PPT講述《熊二的心事》。
2.小圖標梳理故事內容,了解"傾訴"的重要。
小結:熊二終于說出了自己不開心的事兒,所以變得開心。
(在故事情境中與熊二共情,體驗熊二的感受。圖譜梳理故事情節(jié),感悟"傾訴"最重要,知道遇到不開心的事時要傾訴。)
◆對自己的軟棒娃娃傾訴不開心的事
1.師:你有什么不開心的事兒嗎?
請一至兩個小朋友說一說。
2.到"心情話吧"里對自己的軟棒娃娃說說讓自己不開心的事兒。
(從體驗遷移到傾訴自己的心事,進入人為優(yōu)化的情境,自然形成一種向著情境目標推進的"力",在頓悟中改變認知結構乃至心理結構。)
◆結合已有經驗,拓展宣泄情緒的方法
1.師:遇到不開心的事兒時,傾訴讓你的心情變得好起來,還有其他什么辦法呢?
2.出示圖示--讓心情變好的其他方法。
小結:原來,當我們遇到不開心的事兒的時候,可以找個人說一說,可以聽一聽音樂、做一做運動、吃一吃美食、錘一錘沙袋……心情就會好一些。
(歸納并分享調節(jié)情緒的方法,迸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相關圖示將想法直觀呈現(xiàn),實現(xiàn)教與學的有效互動。)
◆結束活動
把這些好方法告訴同伴兒們吧!
(將自己的想法與同伴分享,讓更多的孩子學會調節(jié)情緒,體現(xiàn)同伴學習的優(yōu)勢。)
附故事《熊二的心事》
熊二遇到了一件不開心的事兒,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朋友聽它說說自己的心事兒。
它看見一只小鳥停在樹枝上。熊二說:"我能不能打擾你一會兒?我有一件不開心的事……""我送你一對翅膀吧。"沒等熊二說完,小鳥就將一對翅膀綁在了熊二的后背上。"啊……"熊二一愣,什么也沒說出口,唉聲嘆氣地走了。
熊二走著走著,看見了一只小豬。熊二說:"我有一件不開心的事,我能不能……""我送一個抱枕給你。"小豬也沒等熊二把話說完,就將抱枕遞給了熊二。"啊……"熊二一愣,心事兒沒能說出口,邁著小步繼續(xù)往前走。
熊二走著走著,看見了一只長頸鹿。熊二說:"我有一件不開心的事,我能不能……""我送你一輛玩具汽車吧。"長頸鹿也沒等熊二說完,就將玩具汽車遞給了熊二。"啊……"熊二一愣,心事兒沒能說出口,邁著小步繼續(xù)往前走了。
熊二走著走著,遇到了小蜜蜂。熊二說:"我有一件不開心的事,我能不能……""我送你一塊蜂蜜蛋糕吧。"小蜜蜂還是沒等熊二說完,就將蜂蜜蛋糕遞給了熊二。"啊……"熊二一愣,心事兒還是沒能說出口,邁著小步繼續(xù)往前走了。
熊二走啊走啊,走累了,它摘掉了翅膀,扔下了抱枕、汽車和蜂蜜蛋糕,一屁股坐在地上,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這時候一只小猴子走來了,它問:"熊二,你怎么啦?"熊二說:"我有一件不開心的事兒,可是沒有一個人愿意聽我說。""我愿意聽呀,你有什么不開心的事情呢?"熊二說:"我心愛的軟棒娃娃丟了,找了好久都沒找到。"小猴子說:"就這件事嗎?好辦,我去幫你找回來。"說完,小猴子就去幫熊二找軟棒娃娃了,不一會兒,小猴子抱來了一個軟棒娃娃,問熊二說:"是這個軟棒娃娃嗎?"熊二開心得合不攏嘴了:"呵呵呵,是的,是的,謝謝你小猴子。"小猴子說:"不用謝。"小猴子問熊二:"你為什么這么喜歡這個娃娃啊?"熊二說:"這個娃娃是我親手用軟棒做的,平時我遇到不開心的事兒就喜歡對它說一說,我的心情就會變得好起來。""哦,原來是這樣啊!"
幼兒心理健康課小班教案【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要常洗發(fā)、理發(fā),保持儀表的整潔。
2、通過參觀活動,了解理發(fā)店的名稱,知道幾種常見的理發(fā)工具。
3、能克服對理發(fā)的恐懼心理。
4、教育幼兒養(yǎng)成清潔衛(wèi)生的好習慣。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理發(fā)店游戲材料。
活動過程:
1、教師講故事,引起幼兒對理發(fā)的關注。
提問:
◎瓜瓜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誰喜歡瓜瓜長長的亂亂的頭發(fā)?他想做什么?
◎后來,瓜瓜愿意理發(fā)嗎?
2、教師可以這樣引導:理發(fā)可怕嗎?你們?yōu)槭裁匆O窗l(fā)和理發(fā)呢?
小結:理發(fā)對我們小朋友沒有任何傷害,男孩子頭發(fā)長發(fā)不整潔也不好看,而且還容易落灰塵,出了汗,灰也會沾在上面,所以我們一定要常駐清洗頭發(fā),常理發(fā)。
3、幼兒欣賞兒歌《小刺猬》,知道理發(fā)后人很整潔。
提問:兒歌中的小刺猬是誰?你喜歡理發(fā)前的“小刺猬”還是喜歡理發(fā)后的小寶寶呢?為什么?
4、帶領幼兒學習兒歌《小刺猬》。
5、引導幼兒開展角色游戲“理發(fā)店”。
先讓幼兒說說:理發(fā)店里有誰?有哪些理發(fā)工具?理發(fā)師是怎樣工作的?
然后出示自制或購買的理發(fā)店玩具,讓幼兒逐一說出名稱,并示范操作工具,根據(jù)幼兒的意愿安排3——4位幼兒玩理發(fā)店游戲,請一們幼兒扮演顧客,其他幼兒觀察理發(fā)師是怎樣為顧客理發(fā)的。
6、游戲一段時間后,可以請參與游戲和觀看游戲的小朋友共同討論和探索如何玩游戲。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xiàn)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幼兒心理健康小班教案相關推薦
更多>- 幼兒大班的心理健康教案五篇08-27
-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 我想長大04-17
- 最新心理健康小學教案1000字(通用9篇)01-07
-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小班教案1000字精選01-06
- 幼兒心理健康學會分享教案大全五篇08-26
- 大班幼兒園心理健康教案分享五篇08-24
- 幼兒中班心理健康活動教案匯編(5篇)08-22
- 小學心理健康課教案1000字精選8篇12-03
[薦]關于小學生健康教案精選01-13
- [教案范本] 九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教學設計01-13
- 「必備」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反思1000字合集10篇01-13
- 語文第七單元教案(精選7篇)01-13
- 幼兒園大班教案我長大了7篇01-13
- [推薦]心理健康教育策劃書9篇01-01
- 心理健康名言(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10-26
- 最新小學跳繩教案2000字通用01-13
- 帽子床教案反思1000字合集01-13
- 直線和角的教學反思(通用7篇)01-13
-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簡短1000字通用01-13
- 幼兒心理健康課小班教案9篇01-13
- 幼兒心理健康課小班教案模板01-06
- 幼兒小班心理健康教案1000字精選11-21
-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 我想長大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