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大班科學奇妙教案教學反思
大班科學奇妙的根教案和教學反思。
在社會發(fā)展中,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繼承者和傳播者,教案要充分發(fā)揮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掌握課堂的教學節(jié)奏,是否很多人都在思考寫教案該從哪里入手呢?為滿足你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大班科學奇妙的根教案和教學反思”,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大班科學奇妙的根教案和教學反思(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齒輪,知道齒輪是時鐘運行的重要部件。
2、兒初步了解齒輪運轉的原理。
活動準備:
鐘,齒輪模型,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唱歌,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唱《我是一個齒輪》(改編《我是一只茶壺》),問:小朋友,你們知道老師剛才歌詞里面是誰嗎?文.章出自屈a老師教.案網(wǎng)(幼兒答),對拉,剛才老師唱的齒輪就是今天要介紹給你們認識的新朋友?,F(xiàn)在呢,我想把齒輪的故事講給你們聽,請你們認真聽,齒輪等下會有問題提問你們的。
教師講故事。(創(chuàng)編齒輪在鐘表里面運作的情況故事)
2、提問問題,讓幼兒討論。
教師:好了,故事已經(jīng)講完了,那老師想問你們,請你們舉手回答問題。
教師提問:
(1)剛才的齒輪是住在哪里的?
(2)鐘里面住了齒輪多少個兄弟姐妹?
(3)他們都長得一樣嗎?
(4)齒輪還有親戚朋友嗎?在哪里可以看到?
幼兒討論回答。
3、做實驗,驗證剛才的故事。
教師:剛才小朋友都回答的很清楚了?,F(xiàn)在呢,老師也想看一下齒輪的家,看看齒輪有沒有說謊。
教師拆開鐘,讓幼兒觀察鐘里面是否有齒輪,認識鐘的結構。
4、請幼兒看看其他的齒輪,并說說哪些地方可以看到齒輪。
5.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fā)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
大班科學奇妙的根教案和教學反思(篇2)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陽光照射在水面或一些金屬器皿上,會映射出一片耀眼的光,而且隨著水面的波動及器皿的移動,光也隨之閃動,對此現(xiàn)象幼兒十分感興趣。因此我設計這一教學活動,讓幼兒動手操作實驗,從而了解光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以及光的利用。
1、在實驗、觀察中認識光的七種顏色,從而對光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興趣。
2、培養(yǎng)獨立操作的能力。
1、一張大的彩虹圖。
2、三棱鏡、平面鏡、大碗(裝上水);剪刀、七色盤、小棍、透明膠;吹泡泡的工具每人一套。
3、相關電腦課件。
一、教師提問,引起幼兒興趣:
1、你看見過什么顏色?
2、你知道光是什么顏色?
3、猜猜用什么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看到光的顏色?
二、實驗:七色光。
實驗一:美麗的光。
1、用三棱鏡的平面對著太陽,可看見光透過三棱鏡后折射在白紙上的各種色彩,從而了解光的顏色。
2、大碗里裝上水,將鏡子斜放在碗里,讓陽光透過水照在鏡子上并反射到白墻上,能看到七色的彩虹。
教師引導幼兒一邊觀察一邊討論光的顏色。
實驗二:吹泡泡。
1、引導幼兒邊玩邊觀察泡泡在太陽光下呈現(xiàn)出哪幾種顏色?
2、人造彩虹:艷陽下,捏住水管口,使水呈霧狀噴向天空出現(xiàn)彩虹,觀察其顏色。
實驗三:七色轉盤。
1、師:你們看,這個圓盤靜止時有哪幾種顏色?來;自.屈;老師;教.案;他們的顏色有什么區(qū)別?
如果讓這些圓盤轉動起來,會出現(xiàn)什么顏色呢?看看不同圖案的轉盤轉起來有沒有不同的色彩。
2、幼兒邊玩轉盤邊思考:當七色轉盤轉動時我們的眼睛看見什么顏色?為什么?
教師小結:光有七種顏色,當它們一起飛快轉動時我們會看到白色的光。
三、演示課件為幼兒介紹光在生活中的各種用途。
1、紅外線烤箱可以烤東西;紅外線還可以治病。
2、紫外線可以消毒、殺菌。
3、在醫(yī)院里,人們可以用激光進行光治療。
小結:光的作用真不少。希望你們從小要愛科學、學科學,多動腦筋去發(fā)現(xiàn)別人沒有發(fā)現(xiàn)的問題,長大后利用光為人類做更多更有益的事。
1、觀察泡泡畫出彩虹或泡泡。
2、手工制作:七色轉盤。
反思:
這么有趣的七彩色現(xiàn)象在我們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也看到過呢?還有哪些物品也會產(chǎn)生七彩色呢?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呢?多幾個這樣的問題,就可以將原本源自幼兒生活中的活動又回歸于幼兒的生活中,引發(fā)幼兒對生活中這一現(xiàn)象的關注,引發(fā)幼兒今后對一些科學現(xiàn)象的探索。此外,還可以在科學區(qū)投放一些材料,引導孩子繼續(xù)用其他材料去探索制造七彩色的方法,讓活動仍有延續(xù)。
雖是一節(jié)在我們成人看似簡單、習以為常的科學活動,但組織下來后仍然會存在許多問題。內容的選擇、要求雖與《指南》相符,但落實到自己組織的活動中,則仍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梢娫诮窈蟮墓ぷ髦行枰M一步加強自身學習,加強教育教學的能力,讓孩子在這些有價值的活動中能習得更多有效的經(jīng)驗。
大班科學奇妙的根教案和教學反思(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網(wǎng)狀物品的作用及其應用情況,并用恰當?shù)恼Z言進行表述。
2、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活動準備
1、圖片--手球乒乓球2網(wǎng)球2
2、收集的各類網(wǎng)狀物品若干(如窗紗、菜罩、蠅拍、羽毛球拍、乒乓球網(wǎng)、網(wǎng)兜、捕蟲網(wǎng)、發(fā)網(wǎng)等)。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1、這是什么?(蜘蛛。)它們在干什么?
(織網(wǎng)、捕捉昆蟲。)
2、蜘蛛是怎樣用網(wǎng)捉蟲的?
(啟發(fā)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觀察或經(jīng)驗講述。)
二、討論交流
1、教師:蜘蛛網(wǎng)的用處真大,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地方也都用上了網(wǎng)或像網(wǎng)的東西,你們找到這些東西了嗎?在哪里找到的?
2、請幼兒用完整的語言介紹自己看到的網(wǎng)狀物品。
啟發(fā)幼兒:
-媽媽的衣服像網(wǎng)-裝西瓜的袋子是網(wǎng)狀的-足球門像網(wǎng)-乒乓球桌的中間有網(wǎng)等等。
3、集體討論網(wǎng)狀物品的作用。
教師:這些東西為什么要做成網(wǎng)狀的?.教.案網(wǎng)出處做成網(wǎng)狀有什么好處?
教師小結:有的是為了美觀,有的是為了透氣,有的是為了讓人們看得更清楚等。
三、了解網(wǎng)狀物品在生活中的應用情況
1.觀看-兒童公園的網(wǎng)狀跳跳床-電扇上的安全網(wǎng)-空調上的防塵網(wǎng)-洗衣機里的濾網(wǎng)-圍墻上的鐵絲網(wǎng)-網(wǎng)狀保安窗、紗門、紗窗、各種球網(wǎng)等。
2.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平時看到的網(wǎng)狀物品,并說說它們的作用。
四、設計各種各樣的網(wǎng)
1.教師:如果請你設計,你想做一張怎樣的網(wǎng),用來干什么?
2.幼兒在紙上自行設計各種用途的網(wǎng)或網(wǎng)狀物品。
3.小組交流所設計的網(wǎng)狀物品及其用途如捕捉動物的網(wǎng),用作游戲的網(wǎng),用于日常生活的網(wǎng)等。
活動反思:
仿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各種與人類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的仿生制品,凝聚著人類高超的創(chuàng)造才能。奇妙的網(wǎng)巧妙地把眾多用不同材料制作的、用途不一的網(wǎng)狀物品與蜘蛛結網(wǎng)這一自然現(xiàn)象聯(lián)系了起來,這不僅使幼兒有可能在經(jīng)驗層面上獲得有關仿生現(xiàn)象的感知印象,還為幼兒進行創(chuàng)造性想象提供了條件。因此就題材而言,此活動設計對我們拓展科學教育的內容是有所啟發(fā)的。
教育活動的開放性是現(xiàn)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它可以體現(xiàn)在教育過程的許多方面。在此次活動中至少有三個方面是值得提倡的:其一,較多地運用了討論交流的方法,使幼兒不僅從教師那兒,而且可以更多地從同伴那兒獲取信息;其二,讓幼兒有機會運用以往的生活經(jīng)驗,而不是只面對眼前的感知對象;其三,以繪畫手段進行設計的環(huán)節(jié)使幼兒有可能不受限制地進行思維和想象,從而獲得讓創(chuàng)造潛能得以充分表現(xiàn)的機會。
大班科學奇妙的根教案和教學反思(篇4)
一、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幼兒通過本次活動能夠知道每片葉子都是不同的、有自己的脈絡,是每個個體的獨特標志。
2、能力目標:幼兒通過觀察能夠發(fā)現(xiàn)兩片葉子的不同。
二、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經(jīng)學習過關于樹葉的知識,有一定的經(jīng)驗準備。
2.物質準備:關于樹葉的圖片(特征明顯、相似)、樹葉模型
三、活動過程:
1.導入:(組織上課)小朋友們喜不喜歡猜謎語啊,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謎語我們一起來猜一猜好不好。大家認真聽哦,老師要出謎語了(出示圖片)
2.開始:大家以前是不是都認識很多樹葉呢,下面我們來一起認一認好不好。(出示比較有特征的樹葉圖片,幫助幼兒回憶學過的知識)
老師想問問你們,有仔細觀察過葉子嗎?(有:就請幾位小朋友簡單回答一下)
今天老師帶領大家仔細觀察一下,每個人都要認真仔細的觀察,看看他們有什么特點,是不是相同的。(兩兩一組出示相似的葉子)
現(xiàn)在和你身邊的小朋友6個人一組可以交流你觀察到的結果(1~2分鐘),請幼兒進行回答。
3.小結:(組織紀律,進行小結)世界上有許多種葉子,每棵樹也有很多片葉子,但是每片葉子都有自己的脈絡。這些信息就是我們自己的特點,代表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是獨特的。
四、活動延伸:
樹葉可以制作出美麗的作品,在以后的美術課和手工課一起進行制作。
活動反思:
《神奇的葉子》這一課的活動,我設計了三個版塊。第一版塊是了解、介紹葉子。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有關葉子的知識,養(yǎng)成收集、整理資料的學習習慣,并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流。第二版塊制作葉畫。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第三版塊是編故事。目的是鼓勵學生勇于展示自我,發(fā)揮潛能。
三個版塊的設計,我注意做到:
一、關注學生的生活和體驗,讓課堂貼近生活
回歸生活、關注兒童現(xiàn)實生活的課程理念決定生活化是小學思品課程的首要特征。本節(jié)課我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從學生生活實際找身邊的變化入手,尋找教育教學的最合適的切口和教育點,讓學生產(chǎn)生親切感,使課堂更貼近生活,更貼近學生。
二、關注學生的參與和實踐
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從準備到展示到交流,給學生以充分的活動空間,給學生提供了探究的空間和交流的平臺,使學生在課堂上活動起來,成為學習的主人。小組交流比指名讓學生發(fā)言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改變學習方式,在制作葉畫這一環(huán)節(jié)允許學生自主選擇獨立完成還是與人合作,尊重學生的選擇。欣賞學生的創(chuàng)作與表現(xiàn),讓學生體會創(chuàng)造的樂趣、成功的喜悅。真沒想到,他們能做得這么好!出自:屈;老.師教案網(wǎng)下課后我感觸頗深,我們真的不能小看二年級的學生,只要我們適當加以引導,比如在做之前先請他們說說葉畫的做法,注意些什么,然后大膽放手讓他們去實踐,我們的學生就一定能帶給我們驚喜!
三、關注課程內容的綜合性、開放性和課堂活動方式的實效性
課程內容體現(xiàn)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就是課堂。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我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處理教材,在這一主題中整合多學科的知識。這節(jié)課我努力創(chuàng)設適宜的活動條件,以做一做、看一看、說一說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去體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在活動中盡情地展示自我,感受成功的喜悅,體驗學習的樂趣。
本課也感到有些不足之處:
1、課前準備不夠充分,對學生要求提的不夠明確。個別學生收集的葉子顏色、形狀、品種較單一。有關資料
大班科學奇妙的根教案和教學反思(篇5)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不同透鏡的特征,并用語言表達其發(fā)現(xiàn)。
2.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探索興趣。
教學準備:
透鏡、凸透鏡、平面鏡人手一份,各種顏色的透明紙若干。哈哈鏡、望遠鏡、放大鏡、顯微鏡、一副眼鏡。
教學過程:
一、第一次嘗試:玩透鏡
1.師:小朋友,教師為大家每人準備了三塊奇塊妙的鏡片和各種透明紙、圖書等,請你們用鏡片放在眼睛前看看,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幼兒操作嘗試。
3.引導幼兒討論:剛才用三塊奇妙的鏡片看的東西一樣嗎?
4.得出結論:
(1)不一樣,有的放大,有的縮小,有的不變;
(2)顏色不同的紙放在鏡片前看到東西也變顏色恥,教師解釋說,我們在舞臺上看到的各種顏色的射燈就是利用這個原理。
二、第二次嘗試: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凸透鏡、平面鏡的特征
1.師:三塊小鏡片看到的東西都不一樣,真有趣,那為什么用它們看東西會不一樣呢?:引;來源;教案網(wǎng);哪種鏡片看東西會變小?哪種變大?哪種不變?請你們再仔細看一看、摸一摸,它們的樣子是不是一樣?
2.幼兒嘗試操作,發(fā)現(xiàn)不同的原因。
3.引導幼兒討論。
(1)哪種鏡片看東西會變小?(邊上厚中間薄的鏡片看東西會變小)教師立即告訴幼兒:這種就叫?透鏡(幼兒學說)www.lvshijia.net
(2)哪種鏡片看東西會變大?(邊上薄中奪取的鏡片看東西變大)教師告訴幼兒:這種就叫凸透鏡(幼兒學說)。
(3)剩下哪種看東西不變?(剩下的邊上和中間一休養(yǎng)厚的看東西不變)教師告訴幼兒:這種叫平面鏡(幼兒學說)。
(4)得出結論:不一樣的透鏡看東西也不一樣。
三、第三次嘗試:玩哈哈鏡,說說透鏡的用處
1.師:小朋友真了不起,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奧秘。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幾面廳妙的鏡子,你們看是什么?(哈哈鏡)大家試試看,哈哈鏡里的人和你一樣嗎?為什么會不一樣。
2.幼兒玩哈哈鏡。
3.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會不一樣?(圖為哈哈鏡表面是?凸不平的)
4.得出結論:哈哈鏡是工人叔叔們利用?透鏡、凸鏡的原理,只是它在透鏡的后面涂上了一層水銀,而這就不是透鏡了,叫?面鏡、凸面鏡。
5.教師小結: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些鏡子真奇妙,能把東西放大、縮小,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這種鏡子呢?(望遠鏡、放大鏡、顯微鏡、眼鏡等等)幼兒說出各種鏡子,教師出示。
6.幼兒自由地玩望遠鏡、放大鏡、哈哈鏡等(自然結束)。
四、總結活動
《奇妙的透鏡》實質上是《光的折射》的一個應用實例。由于透鏡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所以這第一節(jié)主要向學生介紹透鏡的基本知識,引導學生探究透鏡對光的作用,這是后續(xù)知識透鏡成像極其應用的基礎,因此,它是本章的中心內容。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的理解,按照《課程標準》對本節(jié)課的要求,我盡量從日常生活現(xiàn)象引入,引導學生親自動手探究出透鏡對光的作用,以期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習慣和用探究實驗研究問題的能力。
有了以上的想法,教學過程我是這樣設計的入新課時,我考慮到老師和學生合作,調動學生,活躍課堂氣氛就顯得很關鍵,所以我盡力從生活實際出發(fā),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把見過的鏡子說出來并分類。這樣可以讓學生放松一下心情,問題簡單了,方便學生回答??蓪嶋H教學時,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就顯現(xiàn)出來了,學生隨便分組,我費了好長時間才把學生引導到按透光和不透光分類。耽誤了很長時間。
新課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透鏡的基本知識。我先讓學生自由提出透鏡的有關問題,然后鑒別出桌上的凸透鏡和凹透鏡,識別出老花鏡和近視鏡,老花鏡是臨時借來的,時間匆忙,也沒準備出太多,目的是進一步明確本節(jié)的知識與技能目標,同時讓學生體驗知識,將知識活化??蓻]想到:學生拿到鏡子就摸起沒完。又耽誤了不少時間。第二部分:透鏡對光的作用。我把它作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教材上是以演示實驗的形式出現(xiàn)的。由于農村中學條件有限,光學這部分教學一直都是難點,因為它的現(xiàn)象不便觀察,實驗不好操作,很多實驗都被老師用嘴代替了,而我考慮到透鏡對光的作用既是重點又是難點,畫透鏡光路圖更是學生易混淆的地方,還是讓學生從感性到理性比較容易接受,所以我把它設計為學生親自動手的探究實驗,而光學實驗應該在暗室中進行,對于農村中學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想了很多,也做了很多實驗,最后我發(fā)現(xiàn):用燒杯裝上洗衣粉水,既安全又好清理。沒有平行光源怎么辦呢?所以我又想到:光具盒中的光源,效果很好。最后,透鏡怎么放又成了難題,我實施了很多方案,后來發(fā)現(xiàn)用一個燒杯,兩個同學配合,現(xiàn)象非常明顯。由于有了感性認識,透鏡光路圖也就好理解一些。對透鏡的焦點和焦距也就迎刃而解了,而且對學生以后畫光路圖有幫助。我認為本節(jié)課最成功的地方也就在此。
課堂上要想學生實驗到位,那是需要時間的,所以我就想到時間的安排,由于用太陽光粗測凸透鏡焦距,學生在生活中有體驗,所以我決定把它拿到課后進行,但我要求學生會敘述測凸透鏡焦距的實驗過程。
我認為課件只是輔助課堂教學的,它不應該主導教學,所以我只是做了幾個簡單而又能說明問題的圖片。在一天的準備過程中難免出錯,加上微機水平有限,不能按照要求的角度完成,效果不是很好。
我這樣設計的宗旨就是:重視學生過程體驗、研究方法和能力的培養(yǎng)。
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強和學生的交流,溝通。
2、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因素考慮得再全面一些。
3、微機水平亟待加強。
4、工作還要再仔細一些,再忙也不能出問題。
5、專業(yè)素養(yǎng)、教學水平、控制課堂的能力還需要加強等。
大班科學奇妙教案教學反思相關推薦
更多>-
大班科學教案:奇妙的味道 活動目標: 1、感受不同味道,嘗試運用圖表記錄,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了解各種味道是靠舌頭品嘗出來的,發(fā)展對食物的辨別能力。 活動準備: 1、設置味道王國的情境,擺設各種味道的食品,如檸檬、糖果、...
-
大班科學教學設計:奇妙的蛋殼(篇四) 俗話說,手中無網(wǎng)看魚跳。。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教師通常會準備好下節(jié)課的教案,優(yōu)秀的教案能幫老師們更好的解決學習上的問題,教案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您知道幼兒園教案應該要怎么下筆嗎?下面的內容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教學設計:奇妙的蛋殼,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
- 大班科學活動方案奇妙的水06-10
-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海底真奇妙09-19
-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奇妙的小水滴09-19
- 大班科學教案:奇妙的“云車"店08-12
-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奇妙的傳聲筒09-19
- 大班科學活動:教孩子認識奇妙的拱形06-11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奇妙的鹽水08-18
-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寶寶和媽媽》附反思09-19
美麗的西雙版納教案反思1000字集錦3篇12-20
- 幼兒園小班優(yōu)質課教案及反思11篇12-20
- 七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簡短1000字模板12-20
- 《宇宙生命之謎》教學設計(經(jīng)典版)12-20
- 教學反思觀后感11-04
- 關于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2000字12-20
- 數(shù)學教學設計教案范本范例12-20
- 《第一次真好》教學反思1000字5篇12-20
- 通用版百分數(shù)的認識教學反思1000字集錦11篇12-20
- 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五)12-20
- 幼兒大班語言教學計劃8篇12-05
- 大班科學奇妙的根教案和教學反思12-20
-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海底真奇妙09-19
- 大班科學教案:奇妙的味道09-17
- 大班科學教學設計:奇妙的蛋殼(篇四)12-07
- 大班科學活動方案奇妙的水06-10